2)第231章 太子在外,母命有所不受!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天当立’,自是不必赘述。

  就说距离如今这个时间点较近的十几年前,也曾有过两例青史留名的‘祥瑞’出现。

  ——秦二世元年七月,受秦廷征召,而前往渔阳戍守的民兵屯长陈胜,在河鱼腹中得一丹书,上言:大楚兴,陈胜王;

  而这次祥瑞,便直接促成了青史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天下群体而反秦暴政’。

  虽然最终,成功点燃天下反秦之火的义军统领陈胜,在起兵后短短半年便功败垂成,但光凭着那封只有短短六个字的鱼腹丹书,陈胜也得以在汉室成立之后,得到汉天子刘邦‘楚隐王’的追谥。

  如果说这一例,距离如今的汉室依旧有些遥远,且算不上‘妇孺皆知’的话,那另外一件与刘汉社稷息息相关的神话,则必然称得上‘天下共知’。

  ——始皇帝晚年,受秦廷征召,率领乡中青勇劳壮,前往骊山修造秦始皇陵的泗水亭长刘邦,由于队伍中有人逃走,只能无奈的在砀山将队伍原地解散。

  也正是在当晚,因为对未来的人生感到绝望,而喝了个烂醉的泗水亭长刘邦,在砀山上斩杀了一条拦路的白蛇。

  而现如今,刘邦曾在砀山用来斩白蛇,如今却早已镶上了金石珠玉的那柄赤霄天子剑,正系在刘盈腰间,以作为‘太子得天子认可’的明证。

  光是这两个鲜活的例子,就足以将‘祥瑞’这两个字的真谛,摆在每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面前。

  ——祥瑞,几乎是造反不可或缺的必备品!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造反的个人或群体而言,‘祥瑞’的必要性,甚至远超实际意义上的兵马、粮草、势力范围!

  诚然,除了造反者用来鼓动愚昧的百姓追随自己,某些帝王、君主,也会通过类似的举动,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但在刘盈看来,当下出现在关中的种种‘祥瑞’,都不大可能是后者。

  原因很简单。

  作为开国之君,尤其还是‘先天下反秦,得天下而安苍生黎庶’的帝王,当今天子刘邦,完全没有丝毫制造祥瑞,来稳固自身统治地位的必要!

  作为华夏历史上,得国之正仅次于朱明的王朝,刘汉政权,也不需要凭借装神弄鬼的把戏,来愚弄本就处于愚昧时期的天下人!

  这样一来,‘关中多生祥瑞’的原因,在刘盈看来就很明确了。

  ——起兵反汉的淮南王英布,在为自己网罗神话光环!!!

  而对于此次平叛的第一负责人,又身太子储君之贵的刘盈而言,这样的事,是绝不能接受的。

  感受到刘盈极力按捺,却依旧令人胆颤的盛怒,吕释之的面容之上,只偶然涌上一丝惶恐。

  “禀、禀家上!”

  “此事,萧相确无举措!”

  “便是朝中公卿所递之奏疏,亦似为陛下留中······”

  听到吕释之的这个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