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1章 太子在外,母命有所不受!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答,刘盈心中的怒火,便立时为一股困惑所取代。

  “酂侯知,父皇亦知······”

  “即是知晓······”

  目光涣散的自语着,刘盈不由稍皱起眉,重新坐回了案前的筵席之上。

  刘盈很确定:从这些关于‘祥瑞’的风言重,天子刘邦和丞相萧何,都必然能看出刘盈所看到的威胁。

  尤其是作为‘内行人士’的天子刘邦,必然会对类似的事件,抱以十二万分的警惕!

  但如今的现实却是:对于盛行于关中的流言蜚语,天子刘邦,却似乎没有任何反应!

  ——非但没有反应,甚至连朝臣送去汇报此事的奏折,都被刘邦‘留中’。

  有了前世那几年傀儡皇帝的经历,刘盈对于‘留中’这两个词暗含的潜台词,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在汉室朝堂,‘留中’二字,后面往往还会跟上‘不发’二字。

  而朝臣递上的奏疏,被天子留中不发,几乎只意味着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这份奏折中所提之事,是天子不愿意看到、听到,甚至不愿意知道的;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眼不见为净’的考虑,以及告诫臣子‘这事儿不要再提’的意图,天子才会对这份奏折,给出‘留中不发’的处置方案。

  但很显然,刘邦无视关中到处流传的关于‘祥瑞’的流言蜚语,不大可能是这第一种情况。

  至于第二种······

  “嗯?”

  “应该······”

  “不会吧?”

  想到第二种可能性,刘盈只稍睁大双眼,才刚侧过身,就见吕释之讳莫如深的低下了头。

  见吕释之这般反应,刘盈才终于反应来过,发生在关中的那些祥瑞,究竟‘意欲何为’······

  ——天子对一封奏折给出‘留中不发’的处置结果,除了提醒臣子‘这事儿我不想听,大家也不许再提’之外,仅剩的一种可能,便是此事,恰恰出自天子之手!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不方便直接喊出‘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的天子,才会通过奏折留中不发的方式,隐晦提醒递上奏折的臣子,以及观望的朝臣:别叽叽歪歪了,这事儿,就是朕做的!

  而无论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对一封奏折做出‘留中不发’的处置,朝臣百官都会立刻心领神会,明智的当这封存折从未曾存在过。

  但根据刘盈对朝中百官,尤其是丞相萧何的了解,如果这件事,天子刘邦真的是出于‘少来烦朕’才视若无睹,那萧何即便是拼着一把老骨头,也必然会从长安撒丫跑到甘泉宫,劝谏刘邦重视此事。

  再结合萧何同样对此事视若无睹,事实的真相,已经再明确不过了······

  “父皇······?”

  面色怪异的发出一声低询,刘盈似还是不确定的再次望向吕释之,略带试探道:“莫非,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