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4章 正中下怀_夜的第一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桃带上了。

  人家过来快两天了,能给的都给了,能熟的都熟了,却什么都没要,甚至两天都没怎么敢出门,现在这么私密的场合,你要是还不带人家出门透透气,让人家自己待在酒店里,那就不大像话了。

  同样的,把管玉兰也带上。

  刘君羡带来了他的朋友,听介绍,是一家投资银行的高管,然后就是那位“贵省荣和烧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叫杜明章。

  老实讲,第一眼印象,徐正华就有点吃惊。

  倒不是说这位杜明章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着实有些年轻,主要是以徐正华的观人之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家伙肯定不是做酒类酿造这种实业的。

  他的气质、风度,更像是一个搞金融的精英男士。

  果然,席间一试探,他之前竟真的是在魔都这边做了近十年的银行业。

  这下子下午时候收到的传真上,关于现在茅草镇那边酿酒行业资料中的一些不解之处,一下子就得到了解答。

  根据资料显示,茅草镇的酿酒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近代以来的话,也一直都是方圆一带著名的酿酒中心。

  在本世纪初,当地的烧酒还跑到国外拿过奖,当初也算小兴盛了一把,但其实当地的酿酒行业,一是乱,大大小小的酒厂很多,二是总产量其实有限。

  目前能够查询到的一些公开资料,那边的大酒厂主要是三家,分别是“成义烧酒”、“荣和烧酒”和“恒兴烧酒”,规模最大的成义烧酒,年产量也就六七百吨,规模最小的恒兴烧酒,年产量才三百来吨。

  整个镇子二三十家烧酒厂加起来,年产量估计在2000吨左右。

  相比之下,国内白酒的老大,全球驰名的汾酒,年产量高达五万吨,也就是一年一亿瓶!五粮液略少,年产量也在四万吨上下。

  在这两家面前,可以说,现在的整个茅草镇的所有酿酒企业加一块儿,都不值一提。

  甚至在90年代之前,茅草镇的酒,其实主要销售地都是在贵省一隅之内,向周边省份和国内大都市的辐射,都比较少。

  一直到两年前,面前坐着的这位名叫杜明章的金融业高管,忽然入主“荣和烧酒”,据称是全资收购,花了接近三千万,并随后又投入两千万进行厂房扩建和设备升级,不但成功把荣和烧酒的年产量提升到了600吨左右,还成功地推出了一款名叫“茅台春”的高端酒,并通过营销,渐渐在一定的小圈子里打响了名声,一直到现在,逐渐成为部分爱酒者的心头好,销量大好。

  银行业高管,勇于脱虚向实,这首先就需要胆气。

  其次,大概猜测的话,他先后投进这家荣和烧酒的5000万,应该是大部分来自融资,在经济其实相当不景气的92年,他还能拉到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