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九章:感同身受_大宋诡案录之九霄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好话。

  顾长明看起来冷冰冰的性子,话语也不算多,没想到人缘会这般好。

  宋仁宗很赏识那些人缘好的,连他身边人都可以赞不绝口的,连苗喻提到顾长明的时候,也不免多点两下头。

  “暗卫都是皇上的心腹之臣,对皇上一片忠心耿耿,不是尔等能够比拟的。”顾长明让皇上一点就通,若非有过不善意的交手,戴绵山如何会在提起父亲时,有些特意避讳的用心良苦。

  “朕当年让他们在各处蛰伏下来,要的就是低调行事,做好能够固定一处,不引人注意又不会因为无能不作为还被遣散回来,他们每一个都做得很好。”宋仁宗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十来年没出过岔子了,在你面前却一下子暴露了两个。”

  顾长明不接这话茬,戴绵山还不知道被皇上发配去哪里了,说是一起查案的,没个帮手也便罢了,给了帮手还不出现就有些捉襟见肘感了。

  “孙友祥的案子,你查到多少?”宋仁宗话风一转,直逼要害。

  ”孙友祥已经有所动摇,他本来在提刑司的时候,无须要紧牙关。对付吴圩的法子便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吴圩不能杀他,他反而过得很是惬意。天牢中自然不同。“顾长明起先怀疑过,孙友祥一早看破那些冒名顶替的人,却故意避而不谈,相反还要装疯卖傻。

  这样做的目的何在?顾长明再次将这个问题提上来,恐怕只有想明白这些,案情才能够继续往前推动一把。

  “天牢中有他忌讳的人?”宋仁宗一听这话,眼睛发亮,“是谁查明了吗?”

  “孙友祥若是肯说,就无须从提刑司到天牢中闭口不谈了。他这个人如果不是自己想要开口,纵使用铁棒撬也是撬不开的,最后留下的只是一具什么都不能告知的尸体。”顾长明心说天牢中统共才多少人,一一排查开来,并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他求死了?”宋仁宗的眉角一跳,孙友祥若是想死的话,在提刑司的时候有很多机会,在天牢的时候,也是不少。一个人甘愿抠烂自己的喉咙装疯卖傻,未必就不怕死了。

  “不,他没有先前那么坚定了,也就是他始终在包庇着的那个人,那个秘密,让他心志动摇了。”顾长明又想到孙友祥在牢房的墙上刻下的那些字,从一到九,洋洋洒洒,最终落在九霄鼓三个字上。

  孙友祥不肯说其中的含义,更不会告知是从哪里得来的线索,顾长明偏偏还不当着他的面问清楚,相互吊着彼此的胃口,就是等谁先沉不住气,谁等于直接认输了。

  “也就是说,要是推波助澜一把的话,孙友祥会开口了?”宋仁宗盼星星盼月亮等的就是这个结果,“他要包庇的这人必然是潜伏在了皇宫之中,没准还是朕每次早朝都能看到的最熟练的面容,想一想都觉得可恨!”

  宋仁宗重重一掌拍在桌角,黄花梨的书桌一动不动,他疼得龇牙咧嘴的,抬头见顾长明的目光放在别处,丝毫对这边发生了什么没有兴趣的样子,才稍稍放心。

  “皇上,范围缩小,可以顺藤摸瓜上去,当然也可以再给孙友祥下一贴猛药。”顾长明低声向皇上献计,这是听起来相当简单的法子。

  然而简单的未必就是不好的,至少在顾长明看来效果斐然,超出预期。

  “小顾的法子,还真是顺水推舟了,孙友祥能够相信?”宋仁宗边听边点头,心底又有些疑惑,“朕看来,他属于意志坚定的人,随意布局如何能够瞒天过海。”

  “皇上,如果换做是前几天,此计都未必管用,现下孙友祥忌讳的人几乎随时就出现在他的左右,他心中害怕便顾不得这么多。一个人在内心有所恐惧的时候,胆子大,心理防线薄弱,没有说服力的事都可以让他们完全相信。”顾长明起身,再给皇上行了个大礼,“皇上,此事不能多想,以免夜长梦多。”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