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拼的机会_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不想让机器停下来,那么,就只能招收新的员工进来。

  现在交通管制没有那么严格了,要招人能够招得到,培训几天就可以上班。

  他们可不想发生那样的事情。

  所以,哪怕很辛苦,也只能笑着表示自己愿意加班。

  柳青对此很满意。

  让他多招工人的呼声一直有,但是柳青并没有那样做。

  他自己倒是考虑过这样的事情,只是和马国明商量的时候,马国明主张就现在的工人数量就可以了。

  他们共同的观点就是口罩市场很快就会饱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

  届时口罩的价格也会迅速回落,进入到微利时代甚至滞销亏本的时代。

  盲目的扩大工人规模,对这家工厂的未来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

  招人,培训,做到符合天元口罩厂的标准,也需要时间。

  哪怕是还能有两三个月的行情,都值得招兵买马。

  现在计算着国内最多也就是一个月的行情了,招那么多的人,到时候给遣散费都是一笔开支——柳青的人设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这就注定了他不能对员工太苛刻,该给的钱必须要给到位。

  而且,招到了人,也只是让员工休息时间多了,机器并不能真的二十四小时运转。

  不只是机器损耗的问题。

  他们购买到的原材料,也不足以支撑机器每天都二十四小时运转。

  只要厂里的员工都觉得自己能够支撑下去,那就没有必要招人了。

  能让他们多挣点钱,也能让厂里未来少一些负担,这算是双赢的事情。

  当然,如果这些工人表示支撑不住了,不愿意加班了,那还是得招人。

  现在这些工人都表示愿意继续加班,柳青也就放心了,对他们说道:

  “昨天马厂长应该跟你们说了,今天会有外国客户过来参观,如果做得了这一笔大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有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加班,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够承受得住。”

  “只要有这个机会,我们能承受得住!”有工人很激动的表示。

  有人补充:“只要还是这样的待遇,哪怕是加班一年,我们都能承受得住。”

  按照工厂现在给出来的待遇,他们一个月挣的钱都有一两万的样子——这段时间,整个行业就是这样的行情。

  在疫情来临之前,加班的情况下也就是个六七千。

  在柳青收购这家工厂之前,没有加班的机会,一周五天上班时间,一个月就一两千。

  如果能够维持这样的待遇,加班一年,可以存上十年都存不到的钱——天天这样加班,对他们来说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不用消费,也根本没有时间消费。

  为了这个目标,值得他们拼命了。

  现在不拼命,以后拼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柳青笑了笑:“大家放心,肯定不会累一年,最多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

  真的有一年的行情,那他就要扩招员工了。

  哪怕这些工人愿意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加一年的班,他也不敢那样做。

  背上一个血汗工厂的骂名,以前做的那些努力全都白费了。

  至于待遇,他倒是可以开高一点。

  感谢我刚好遇见、水瓶座没有我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