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援军?_灾变再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该模型建立者便是以此结构来实现单点受力向多点共担的转变。

  当然,“等边三角受力模型”并不意味着受力点仅有三点。

  该模型创立者指出:该理论的核心便是以三个点勾勒出的等边三角形平面为界,在不动三个等边角,同时该平面与重力方向保持垂直的前提下,整个平面内都可随着需求任意添加或减少受力点。

  这不仅使得反重力体系的承重变得更加稳定,也大大降低了反重力系统对材料的要求。

  这真正使得反重力系统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可能,而该模型也以其创立者的名字被人们更名为“莫轮等边三角受力模型”。

  往后的反重力装置也都是以该受力模型作为基础,浮空列车的反重力系统也同样如此。

  以整列列车底部为准,一个瘦长的长三角形,便是列车的受力平面。

  可现在的问题是,列车的受力部分由于车厢的连接处损伤而遭到破坏了!

  这会有什么后果?

  毫无疑问,若是什么都不做,那么受力平面被破坏的反重力系统将会失去运作能力,列车失去浮空力坠入大海。

  但浮空列车上可以装有负责正常驾驶以及危机应对的主控ai的!

  那么在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主控ai又会怎么做?竭力维持受力面的稳定,拖住然后想其他办法?

  错,人工智能做出的决策可比那要果断的多。

  在确认连接端无法及时修复后,它会以反重力装置所在的那半部分为主体建立新的受力平面,而另一端的所有车厢都会被它毫不犹豫地舍弃掉,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这是它所能做到的全部,也是那时的最优解。

  这本可以理解,毕竟,真要面临那种情形,它的任务是救下尽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拉着整座列车的人一起死。

  可现在的问题是:在各种阴差阳错的因素影响下,列车上的所有幸存者都聚集在即将被舍弃掉的那部分车厢里,而车厢里的人们也由于被变异体死亡时留下的巨大身躯挡住而无法转移到安全的那半截车厢!

  人工智能很少会考虑到这种意外情况,它本身只是一段设定好的程序,这是低级ai难以避免的弊端。

  其实就事实而言,半分钟已然不短,在保持撤退通道畅通且幸存者有序撤离的情况下,半分钟时间本该够用,可现在既要移开那巨大的怪物尸体还要安全疏散车厢里这几十个人就是纯做梦了,要是告诉他们真相,恐怕众人心慌之下能否组织起足够移开尸体的人手都不一定。

  “墨白!”月城看向被变异体阻隔在12号车厢的墨白,不得不承认,两人之前的默契确实不是常人能比的。

  仅仅是一瞬间,墨白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朝着她点了点头。

  “让开!”见对方理解,月城也没再多言,她挤开了混乱的人群,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