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二二章 因为有我_刀光如月映九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渝州志》和《渝州地形图》此时就摆放在凤九霄的面前。

  他看的很快。

  渝州建城的历史颇为悠久。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楚世家》:“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三峡地区是中原主要岩盐产区,盐又是历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江州、垫江等地建都。周庄王八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荆门,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至周慎靓王五年,秦灭巴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即朝天门一带。此为史载渝州建城之始。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至汉代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至晋又改永宁郡为巴都郡。

  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

  至南朝宋齐两朝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又改楚州。至魏晋南北朝,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直至隋开皇元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

  凤九霄放下《渝州志》,再看渝州地图,看着上面山川纵横,河流密布,“渝水绕城,以渝命名此地倒也贴切。”

  曾咏指着地形图说道:“渝州山多路险,易守难攻,果然是个好地方。”

  刘灭周道:“是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年大秦朝便是仗着蜀川做为后勤供养基地,一统六国!”

  人群中的岳枫插口道:“打杖其实打的就是钱粮!”

  许武道:“我听说当年大秦铁骑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主要是他们的弓箭利害!”

  岳枫道:“是吗?”

  许武道:“据说天下箭矢的箭尖都是扁平的三角,薄如刀锋,唯有秦军的箭头是三棱锥形,据说这种箭飞行方向稳定,精准度远远高于其他六国!”

  有人不禁看向凤九霄这个“百科全书”。

  凤九霄点头,“有这方面的原因!秦军的确箭利!”

  他看大家都很感兴趣,便接着说道:“往细了说,秦国能一统天下当然是靠的兵强马壮,弓强箭利,当然离不开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各种计谋的运用,也有岳枫说的后勤保障必须到位。但说一千道一万,兵强马壮、弓强箭利可不是一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