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们_北宋穿越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检验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来一场大雨就行。如果城中街道上不见积水,那就说明这是个先进城市;如果有少量积水,那么这就是个中等城市;如果积水过多,甚至可以漂流木盆等物品,那这城市就正在发展中,只顾着一眼可见的高楼大厦,还来不及管地下的排水系统。”

  宋朝可没这么超前的意识,没想过用地下渠道来彰显自己的文明,一切出于实际需要。

  京师开封,地理位置在黄河下方,古代黄河泛滥几乎成了常态。一到夏季,附近大小河流就开始上涨,向城市倒灌。开封要是没有良好的地下渠道泄洪排水,早被淹了。

  所以从后周时代,朝廷就很注重开封的泄洪问题。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把开封定为都城,修建地下渠道就是最重要的工程。经过数年的修缮,京师地下不但可排水,还可跑马建房。

  根据《宋史.渠志》的记载,开封地面明渠有“八字水口”:“内外八厢创制八字水口,通流雨水入渠甚利”,地下则是“汴都地广平,赖沟渠以行水潦。”

  这些工程保证了开封不会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形,更不可能趁下雨时到街上捞鱼,是真正的良心工程。虽然无法和秦始皇的万里长城相比,若论惠民程度却也不差。

  南宋陆游所著的《老学庵笔记》卷六曰:“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

  意思是说,京师的地下排水系统又深又广,里面可以住人,多有亡命之徒藏匿在里面,他们管这叫“无忧洞”;还有一些人贩子拐了妇女藏在这儿,又叫“鬼樊楼”,国朝初始到战乱时都存在,朝廷虽然经常派人去清剿,却都不能杜绝。

  樊楼,是宋朝东京汴梁一个非常有名的娱乐场所,又名“白矾楼”。在当时,是堪比迪拜塔的存在。楼高三层,五楼相向,能容纳数千人,可吃饭喝酒,也可眠花宿柳,是城中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外地人进了京师,如果不到樊楼去耍一耍就不算见过世面。

  地面上的樊楼是京师的地标性建筑,而地面下的鬼樊楼则是藏污纳垢之地,是繁华京师的阴暗面。

  范仲淹权知开封府时,也只是对地面上的的不法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而对居于地下的犯罪分子无能为力。后来,著名的开封府尹包拯主政汴梁时,也只能像打地鼠一般,等坏人露了头才能一棒子下去。至于派兵进入地下清剿,却是一次也没有。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第一个难点,嫌疑犯长居于此,很熟悉里面的地形,深谙“敌来我跑,敌退我回”那一套,不熟地形的执法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

  第二个难点,上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