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3】4000+_带着超市回五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桶里,这个年代城市也有专门收垃圾的车,每天一摇铃铛,大家就端着自家的垃圾往出倒,倒到垃圾车里,人家拉走,每天早上一次,傍晚一次。

  家家户户都有尿壶,每天早上倒入下水道,上大号要去公共厕所,所以城市里的下水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一次淤泥,黑色的淤泥,特别臭。

  之后曾尛就在自己的空间住下了,经过几天的熟悉,她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很熟练了,本身就不笨,动手能力自然不差,如今也能有模有样快速的包装了。

  而这几天,经过深入的了解,对这个厂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三阳食品厂是1960年,为了支援山区建设,从魔都搬迁至三阳的。

  她在度娘上也找到了关于这个食品厂的相关资料。

  食品厂的很多元老,他们见证了食品厂的成立、发展、辉煌和破产。

  这说明它和这个年代的很多厂子一样,有辉煌期,也有低迷以及破产期。

  大概九十年代初,很多国营厂子都因经营政策赶不上私营厂子而惨遭淘汰,下岗人数也急剧增加。

  “理想和现实仍有差距。刚来A市时,生活非常艰苦。”

  曾尛看着三阳食品厂厂区的墙上,张贴着的当时员工参与厂房建设的老照片,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之前在操作间里,一个老工人说的话。

  “当时,A市只有一部公交车,上班高峰期人多,我们根本挤不上车。每天一大早,我和丈夫或走路或骑车,越过一片泥泞的泥巴路,来到工地里。”

  往后,大半年时间里,100多名老员工,挑土、搬砖、推板车、砌墙,一同参与厂房建设。

  曾尛惊讶的看着他们:“这么说,这五层楼是全体职工的心血?”

  “是啊,因为只有早一点将厂房建造起来,我们才能早一点有一个像样的工作环境,当然,干活期间工资照发的。”

  于是,在凝聚了百名工人的劳动与汗水后,1960年底,食品厂糖果车间、饼干车间、咖啡茶车间三座厂房相继拔地而起。

  “那时,没有竣工仪式、更没有开工典礼,我们围绕厂房门前席地而坐,喝着自己生产的第一批咸汽水,不断碰瓶干杯,用最简单的方式,庆祝工厂落成。”

  这是金师傅的话,曾尛听了忍不住感叹,只怕也就只有这个年代的工人,有这样的生死与共的情怀了。

  “当然,欢乐的庆功总是短暂的,在欢笑过后,我们食品厂的工人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当时,工厂搬迁到A市时,并没有专门设置搬运工的工种。这项任务自然就落到员工头上。由于食品的原料多且重,我们男同志分担的则更多。”

  在金师傅的印象里,工厂的原料仓库设在厂房三楼。

  每周,都有源源不断的原料送来工厂,其中,较轻的面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