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文人酸腐岂而今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有骡子和小铁的前车之鉴,梁叛更不敢再让那几个家伙去冒险。

  六角井有两个书肆,一个纸店,梁叛先到纸店买了一沓最普通的信笺和信封,又买了一套劣等的笔墨,便拎着这些这辈子都没沾过手的东西,平生第一次逛了一趟书肆。

  最近的一家书肆叫做“文海阁”,就开在杨家老宅的对面,同那林氏医馆仅隔一壁。

  梁叛进店里来不为别的,他想找一本文人笔记,叫《水东日记》。

  这书的作者是正统到成华年间的一位吏部侍郎,书中记录了国朝前期许多典章制度,以及政务、人文、地理的记述都相当详实。

  梁叛既然要查刚刚致仕回南京的孙少保,总须对政务掌故有些了解,否则根本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要学国朝典章,最好的自然是学《会典》,《会典》是官方最权威的典章参考,最早的弘治本在正德年间便已刊行于世,本朝又增补两次,可以说是最完备的。

  不过那东西太过晦涩枯燥,《水东日记》虽然也不怎么好看,毕竟要比《会典》生动一些。

  梁叛在架子上找到这本书,正要拿了会钞,却见门外走进两个文士来,一个头戴方巾,身穿一件有点松垮的玄色绸直裰,一个头戴逍遥巾,穿着浅青色缎面圆领袍,并肩走了进来。

  那戴方巾的看见梁叛,指着笑道:“呓——如今怎样人也到这书肆来了,奉业兄,你们应天府南京人尽是这样不知高低的吗?”

  梁叛听这人口音,似乎是扬州淮安一带,暗暗皱眉,想到昨天胡汝嘉因为错戴了方巾,被县学生员们侮辱殴打的事,觉得本朝的读书人做事是在有些乖张霸道,今日遇到的这个货色,不知又要放出甚么屁来。

  他在心中想:这群书呆子,好教人厌!

  那戴逍遥巾的早已把脸黑了,瞪了梁叛一眼,转头向他同伴辩解道:“许是替家中相公老爷拿书的下人……再说我们应天府人也不个个如此僭越,体统还是讲的,昨日江宁县学便捉了个戴方巾的商人,拿到县里交给老爷,也是一顿打,可见南京城的父母官,都是晓得事的。父母官作了榜样,下面风气差得到哪里?”

  他越是解释,梁叛越是觉得此人鬼扯。

  因此那戴逍遥巾的说一句,他便在肚里骂一句:“放屁!”

  那戴方巾的听了,却在鼻孔里怪声怪气地“哦”了一声,得意洋洋地说:“风气差不差我不晓得,你也说是有商人戴方巾了。我们扬州府便没有僭越的,寻常百姓见了我们戴方巾的,总要低着头走,哪有这样放肆?倘或也有商人敢戴我们这一顶方巾,县父母不打他个臭死?”

  带逍遥巾的被他顶得下不来台,便怒气冲冲地走上来,指着梁叛喝道:“你是哪家人,一介低贱布衣,也敢伸手碰书?没得败坏我南京读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