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观音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去为太后造势。

  太宗的时候,就有传言,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太宗对此事亦是知道、认可的。天命不可违,所以太后明理持重,性格刚烈,才盖古今,太宗却只是封太后为才人,从未临幸,将太后困在深宫,施以仁德。

  佛教中分为过去佛,今日佛,未来佛,未来佛弥勒佛最为祥和,君权神授最能使百姓信服,太后是弥勒佛降生拯救世人,务必使人尽皆知。

  听闻圣人出世,必有陨石石刻、青龙现身、凤凰降世的传说,仔细寻访创造。

  三个月之内办妥,若有不决之处,务必先与我商议。”

  “这些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不过这些神迹还需要人来传播,不然知道的人有限。”

  小学生啊?

  武承嗣有这么头脑简单吗?

  不管他。

  传播谣言都不会,这个官还是别做了。

  如果让沈三问去传这个,便是通过民谣、说书先生和书卷,其他的,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做。

  武承嗣他是亲自上阵了。

  从梦中弥勒佛对他爷爷莞尔一笑,到他全家主仆上下那一天晚上都做了一个梦。

  然后武后降生的时候,喜鹊临门,家里许多人的旧疾都不药而愈。

  虽然那时,他并未出生,都是父辈的说法。

  太后出生时不是啼哭不止,而是笑容满面,当时有几个算命先生路过,都说这是有圣人要出世了,其实,是弥勒佛转生。

  弥勒佛心怀世人,就是为了解救人世间的疾苦而来。

  大唐如今百姓穷苦,天灾人祸不断,都是因为弥勒佛没有当上人间的主宰。

  也亏了武承嗣交往的多是市井之徒。

  许多人家也对佛教深信不疑,口口相传,这舆论传起来非常快。

  民谣童谣、说书先生这些人的传播一样没少。

  三人言成虎,说的多了,信得人也就多了。

  但是许多文化人,是分得清的。

  百姓愚昧,如此造势,从黄口小儿到七十老翁,都知道大唐出了真正的神佛,不久之后,天下人便只知有武后,不知道有皇帝了。

  所以针对武后的第二次谋反席卷而来。

  这一次谋反的是李唐皇室越王李贞,太宗的庶子,其子琅琊王李冲与之起兵呼应,济州刺史薛顗是李冲旧交,积极为他招兵买马。

  薛家与李家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对武则天的做法,薛顗格外仇视,与李唐宗室一拍即合。

  武则天完全没有将李贞放在眼里,太宗最有能力的儿子李泰和李恪早已被除去,剩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而且这个庶子,不仅不受人认可,显然还是个没什么本事的。

  武则天随意选了一个心腹做平叛官,平叛军还没到,李冲已经被百姓杀死,李贞听说儿子死讯,无力面对大军压境的现实,服毒自杀。

  李唐皇室兵败如山倒。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此事又交于来俊臣处理。

  若是交于一个耿直的人,自然会慎之又慎,仔细求证。

  可是皇权斗争向来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

  来俊臣了解太后的心思,所以这个大案成了大功。

  此事牵连甚广,来俊臣罗织罪名,制造证据,高宗的儿子除了李显全部收到株连,竟无一幸免。太宗之子,凡是手握实权的,或罢黜或杀害,全取决于来俊臣。

  薛顗参与了谋反,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向来都株连宗族,不杀头也要流三千里。

  沈三问觉得自己于薛绍有所亏欠,决定从中斡旋,为他挣一份生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