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利刃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后颔首,“驸马有心了,如此甚好。”

  议事完毕,沈三问告退。

  本来还有万余人,不过沈三问相信来俊臣的办案能力,等他查完,能有万份试卷已经不错了。

  来俊臣的办案之道便是,小案变大案,无案变有案,有些心疼这些考生了。

  这个时代能读得起书的,肯定是地主阶级家的傻儿子。

  有长远的家族历史,加上代代相传的口碑,地区影响力也大,这就是世族了。

  还有一些小户,有固定的家族运营模式,资产也有一些,便是寒门了。

  再有就是立过战功的贵族。

  以及前朝的贵族。

  这次科举汇聚了世族中不能受重用的世族庶子和寒门子弟。

  读书人,少不了对政事发表些意见。

  还是年轻人。

  就更加容易冲动了。

  大世族内部,对朝政伶得清楚,对子弟的要求也严格,这些自然是会吩咐清楚的。

  所以他们没有参与议论武后。

  寒门,由于眼光的局限性和底气不足,更是万万不敢议论朝政的。

  所以,明眼人都知道,严查到底应该办哪些人。

  来俊臣也是个聪明人。

  世家惹不起,寒门查了也没用。

  办案是为了什么?

  为了功劳啊。

  抓人越多,功劳是越大,但是也得分抓的是什么人。

  那些对武后统治没威胁的,抓了,也得不到武后的赏识。

  所以,来俊臣针对那些不大不小的官的子弟,大概也就是五品到七品。

  他现在是五品御史,也应付得来那些没有后台的人。

  只要抓一个议论过的考生,案子便好办了。

  因为这些人老实啊,还没有脑子啊。

  审问过程也很轻松。

  “性命?籍贯?”

  “赵客,山西人士。”

  “你曾经说,吕后把持朝政,所以汉朝衰落。太后如今不还政,是取祸之道?”

  “在下不过是议论考题时事可能性,绝无不敬之意。”

  “说了,还是没有说。”

  “说了。”这是没办法狡辩的,许多人听着。

  “你父亲官居六品,在山西任职?”

  “这与父亲大人无干。”

  “来人,掌嘴。”

  竹板打在脸上生疼,啪啪啪。

  “山西任职,是与不是?”

  赵客哭了,“是”。

  “你父亲大人是否也说过这些话?”

  “父亲大人以为太后执政有利于江山。”

  “可有证据?”

  “……”,赵客无言以对。

  “你父亲是否参与请求还政之事,递过奏章?”

  “有。”

  “交代与你一起议论的有哪些人,家世如何,交代完整,本官就放你一条生路,否则,你就走不出这个牢房了。想想你的父母,他们还在等你回去。你要做个孝顺孩子吗?”

  来俊臣知道如何蛊惑这些稚嫩的读书人,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礼义廉耻。

  这一抓就是一窝。

  不要太简单。

  自诩为君子,就别背后议论人,读书读傻了。

  来俊臣对这群考生嗤之以鼻。

  这次,那些处于权力之外,又极为富贵的家族,算是受到了彻底的清洗。

  教育,真的是重中之重。

  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若是没有能担大任的后辈,无论曾经怎样辉煌过,如何权倾朝野,如何富可敌国,都会沦为过眼云烟。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