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太子、太孙并立_重返大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大兴殿是皇帝举行朔望大朝会的地方,同时也是皇帝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的地方。

  易风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明白杨坚了。这个已经五十九岁的天子,似乎行事越来越没有轨迹可寻。就如同他让杨昭当内史令,让易风当参知政事一样,行事难以捉摸。短短时间内,朝廷就连办了三桩大案,燕荣案,崔妃案、王世积案,三个案子清洗了一大批的贵族官员。

  “陛xià,儿臣以为实无立太孙之必要。”汉王杨谅也有些坐不住了。他也是对皇位有野望之人,如果现在皇帝立了太孙,那么太子地位肯定要稳固许多。

  历史上,皇太孙也有不少,虽然说皇太孙是宗法制度下大宗继承传统,但大多数情况下,皇孙被立为太孙,都是因为太子先皇帝去世,因此才立太孙。可多数太孙虽立,但却都比较年轻,而皇帝的皇子们却都年富力强,对太孙构成严zhòng威胁,就算皇帝大行太孙真能继位,一般也很难斗的过那些强大的亲王皇叔们。最著名的例子,就应当是明代的建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按宗法继承制度,立朱标嫡长子朱允文为太孙。但等朱元璋死后,朱允文继位没多久,燕王朱棣就反了,并最终靖难成功,夺下大明江山。西晋时还立过两位皇太孙,但都不过是傀儡而已,而且都仅立太孙一年就被杀。南齐的皇太孙萧昭业被立为太孙,虽然同年得继皇帝位,但次年就被杀了。倒是后来金朝和元朝先后立过四个太孙,有三个成功当了皇帝。分别是金熙宗、金章宗和元成宗。

  明朝在建文之后,又立过两个太孙,朱棣抢了明朝第一个太孙建文的皇位,自己却又在太子朱高炽仍健在并未被废黜的情况下,皇太子之子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太子、太孙并存,后来即位为明宣宗。后来明神宗也在太子朱常洛仍健在并未被废黜的情况下,将朱由校封为皇太孙,太子、太孙并存,是为明熹宗。

  金元明三朝就有七个皇孙被立为太孙,其中有六个当了皇帝,只有一个当了皇帝后被抢走了江山。金朝之前,西晋南梁以及唐朝也都立过太孙,但这三朝四个太孙中,只有一个当上皇帝,还当年就被干掉了。

  就易风所知道的这历朝十一个被正式册立的皇太孙,只有三个是在太子未被废黜的情况被册立,太子太孙并存。不过这三个还没有一个是已经出过过的,最早太子太孙并立的,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李重照,刚出生不过一岁就被立为皇太孙,不过第二年李治去世,太子李显继位,但随后就被武则天废黜,两岁的太孙李重照也随之被废为庶人。

  在隋朝以前册立的太孙只有三个。西晋两个,南齐一个。西晋的这两个都是八王之乱时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