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假新闻鼻祖_古代媒体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的耳朵红了红,往下看了看后,颇为玩味地嘿嘿嘿笑了起来。

  “如何,那帷帐之内又如何?”

  “难怪画着锦鲤呢,看来,这赵公子能高中,跟这柳妹儿的裙底离不开啊!哈哈,当时如何?你快念啊!”

  识字的人拿着那小传看得津津有味又面红耳赤的,而不识字的则围住了识字的。林见秋没有判断错,从古至今,人都爱看八卦,尤其是这帷帐之内的八卦。

  卖药材的掌柜儿念完后,小哥们一阵哄笑,而小媳妇儿则娇羞地佯装生气,骂上几句骚蹄子后却舍不得离开,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挂在金美院大门口的这幅与人一般高的宣传画上。

  “你说,这《金满院小传》上写的,是真的吗?”

  “何止春宵一刻,离开我们花城之前,最后一晚便是从这金美楼出来的。”

  众人正议论纷纷时,林见秋快步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裁好的粗布,手里拿着毛笔,而身后紧跟着的雀儿端着砚台。

  “这位老婆婆,方才你说,当日赵公子离开我们花城之前,最后一晚是从这金美楼出来的,当日天气如何,赵公子神情又如何?”林见秋一下伸出手,抓住了刚刚窃窃私语的一位老婆子。

  “啊?”这老婆子怔了怔:“你要作甚?”

  “明日我要再出一版《金满院小传》,我采访采访您呀。”

  “采访?”

  “就是我要把阿婆您说的话,写到明天的《金满院小传》上!”

  这句话一出,四周瞬间安静了。安静得让林见秋心里没底。

  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造势。

  没有电视台没有电台的情况下,顶多写一百张专访,毕竟手写真是累死人。在古代,舆论造势更多的还是靠口口相传。

  可口口相传,这个东西很微妙,节奏一旦没带好,搞不好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去了,而且光凭这么一个小传要让大家传得沸沸扬扬,还是不够的。

  毕竟那隔壁院的同行过来酸了好几波了。

  花满楼的小厮凑过来说道:“这你也信?胡说八道!”

  迎春楼的头牌气恼不已,言辞讥讽:“就是,赵公子还来了我的枕边呢,说起来,搞不好是我旺的他!”

  这些言语混合在大家的打趣中,很容易就把风向带偏,不过不用怂,更不用怕,在媒体工作了近十年的林见秋熟知其中套路:控制舆论至关重要。

  这是这一次的行动是否能成功最关键的一环。

  在现代,控制舆论可以理解为多家媒体同时对一件事件发表同一个看法,或通稿或自己撰稿,方向是一样,整个舆论就是朝着这快走。

  那到了古代,如何让口口相传的舆论绝大多数按照林见秋的想法运行呢?

  有办法,发展自己人。

  林见秋是这么打算的,告诉这些看热闹的,明天再出一版稿子,你要想你说的故事出现在这么好看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