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9章 538.企业扩大成规模_我在1982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向红和等待的家属们这么高兴,首要原因就是王东权指挥着捕捞上来的那一网红加吉鱼。

  这种鱼在外岛地区拥有特殊地位,价值大且能预示好兆头,社员们都说西哈努克亲王访华就会点名吃这条鱼。

  看着大家伙喜气洋洋的样子,王忆感叹道:“大权这次可要嚣张了。”

  王向红哈哈大笑:“那小子的性子最得瑟了,他指挥着捕捞到一网的红加吉鱼,能不嚣张吗?”

  社员们闻言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他爹才嚣张呢,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个红绸缎折叠了个大红花给他挂在胸口上。”

  “从哪里弄的?还能从哪里弄的,上梁用剩下的,一直没有拆,让大权他爹给借了过去。”

  “噢,大权戴着红花是因为指挥了捞上一网红加吉的事?我还以为他是要去当兵呢!哈哈哈……”

  跟着王忆去抬机器的劳力说道:“嗨,大权他得意什么?不就是捕捞了一些红加吉鱼吗?王老师才厉害呢!”

  “王老师怎么了?”大家伙问道。

  说话的劳力想吊大家伙的胃口,这时候有人抢了他的话头说:

  “王老师给咱们队里弄来了一台面条机,这机器可太好了,一天能出两千五百斤面条!”

  一听这话,众人哗然。

  他们知道王忆厉害,也知道王忆给生产队带来了许多的好机器,甚至主持着办起了个维修厂。

  但是他们还是被‘一天能出两千五百斤面条’的机器给震惊了。

  这是什么机器?

  这得是多大的机器!

  被抢了话的汉子很不爽,说道:“你懂个屁,不是一天能出两千五百斤面条,是一个钟头能出两百五十斤面条,要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干……”

  他迅速掐了掐手指并且嘴里念念有词,然后笃定的说:“那可不是两千五百斤面条,是足足的六千斤!”

  王忆看了他算账后点点头:“嗯,你速算法练的不错。”

  现在没人去注意什么速算法,都处于震惊状态。

  一天六千斤面条……

  这不是机器,这是个工厂吧!

  然后不过一人多高的机器被小心翼翼的搬了下来。

  这机器挺大的,可是相对一天六千斤的产量来说可就相当迷你了。

  社员们难以置信,询问还有其他配件在哪里。

  他们见过罐头生产线,一条生产线需要好几台机器进行组装。

  所以他们认为这高产能的轧面条机也得需要多台机器组装成生产线。

  然而,就是这么一台机器!

  社员们哗然。

  这机器的效率有些惊世骇俗了。

  王忆开始后悔把具体信息公布出去了。

  他早就该想到的,这种效率的机器在83年代太惊人了。

  社员们的反应不算夸张,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大城市机械工程师来听说这台机器的产能,也得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

  于是王忆赶紧找补:“你们说什么呢?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