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73章 决议:重建华夏!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公会”,由187名国公构成,国公名额按照《国公继承法》传承,是国家的法定统治者,掌管最高的财权、军权、立法权和最终解释权。

  当然,国公会不可能亲力亲为操持这么大个国家,因此又设立了一套强力而复杂的治理结构,代替自己操持政务,同时相互制约以免尾大不掉。

  设尚书省掌管全国政务,通过每年一度的考试选拔公务员,并以内部晋升体系逐渐提拔为事务官,以一套制度形成稳定而专业的文官体系。同时也有自上而下的任命机制,由国公会任命宰相、尚书等政务官,负责鞭策训诫这套文官体系。

  设中书省以监督尚书省,通过自下而上的选举体系从基层选举郡伯,以帮助国公会了解民情,并处理一些次要的立法工作。

  设门下省以掌管全国司法工作,拥有独立的选拔与晋升体系,不与尚书省相互交流。

  设枢密院掌管全国军务,由国公会完全控制,与尚书省中的兵部并立。兵部主要负责海陆军的兵员招募、管理、后勤等军政事务,而枢密院掌管军队的调动、作战、演习等军令事务。枢密院下辖六师,不过此“师”并非一种军事编制,而是一个指挥机构,分别负责本土、东北、西北、中原、南方和海外六个方向,平日制定作战计划,战时负责调度指挥。

  设中央银行掌管全国货币及金融政策,独立运行不受尚书省干扰。

  华夏国成立后,分当下国土为六个行尚书省,行省下设若干郡,每郡管理十个左右的县。

  原本的盟友齐、滕、辽等藩国“自愿献土”,交出土地和军权,让这些土地归于华夏国治下。而华夏国也没有亏待这些盟友,让渡了一些经济利益,允许他们在中书省中占据不少份额,并支撑他们向海外拓殖。

  盟友们所领的军队也被整编,一部分跟随他们去了海外,一部分遣散,一部分吸收入地方警察和交警系统,一部分改编成正规军。这部分正规军连着原先的东海义勇军一同被整编为新的华夏陆军,共约十万人,编为三十六个旅。

  这三十六个旅又分了三种:重装旅、轻装旅和机动旅。

  重型旅就是原先的野战旅,步骑炮俱全,人数较多,强大全能但昂贵,到现在也只有六个。番号以0开头,如第01重型旅,部分情况下可以省略只称个位数,如第一重型旅。

  轻型旅合成化程度较低,以步兵营为主,配属少量火炮和骑兵。这种旅数量较多,一般作为二线守备部队使用,但也有例外,比如山地旅虽然归类于轻型旅,但也是精锐的一线单位。番号首位为1;第二位代表具体职责,山地旅为0,普通步兵旅为1,后勤旅为2,铁道旅为3;第三位及之后为序号。如第101旅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