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6章 穷不过三代_帝国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杀敌,无论身份地位,立功就有奖励,上到皇族下到奴隶一视同仁。

  作为法家门徒的商鞅,早就看穿了人类的劣根性。

  虽然陈旭不认同残酷而严苛的法令,但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敬佩商鞅的眼光和胆识。

  数遍人类发展史,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样的法令,虽然并不一定正义,但绝对的公平。

  所以,陈旭未来的改革,会更多侧重于对于基础保障的建设,对贫穷者减税,对赤贫者予以扶持,对于鳏寡孤独者予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尽量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至于手脚健全智力正常者,吃不饱穿不暖就只能去他妈的。

  穷不过三代是有原因的,因为穷的太久了就娶不到婆娘,自然也就绝种了。

  而大秦立法不允许有手脚健全的乞讨者也是对的。

  这种人的出现,是对于勤劳善良者最大的不尊重。

  制糖厂的空气中漂浮着一股沁人心田的甜蜜味道,始皇帝带着一群人在制糖厂津津有味的巡视,而陈旭却心不在焉的舔着一根棒棒糖,思考未来大秦的法令,准备对那些又懒又穷的人下手。

  制糖厂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却是一个未来可以和盐粮布匹等等同媲美的朝阳产业,因此不光始皇帝感兴趣,随行的公子和王侯公卿都感兴趣。

  每天有糖吃,这是幸福生活的最好写照。

  而如今在咸阳,家里有几罐红糖,必定是有身份和脸面的标志。

  来客请喝茶是一种高雅的表现,而来客了请喝糖水,绝对是热情到家,不是至亲好友,一般不会把糖拿出来。

  但蔗糖去年才开始出现,而且产量很低,吴中的制糖厂整个冬天也不过制作出来上万斤的红糖,基本上都送去了咸阳,但这点儿糖对于上百万人口的京师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何况其中大半都被少府征收,剩下的也大多都被王侯公卿和有关系的富豪商贾瓜分,其余能够流落到民间的总共只有千余斤。

  眼下制糖厂还存留有两千余斤,主要是用来改良生产更高级的产品和更多种类的甜品,为以后蔗糖的大规模制作和上市做好准备。

  白糖如今提炼还未完全成功,主要是陈旭也不知道如何把红糖变成白糖,但除渣脱色提纯这几个步骤肯定是有的,至于脱色提纯用到的原料,陈旭就更加麻爪了,当初也只是提出了这个思路,让商骐和制糖厂的一群农学院匠工匠吏去不断试验,如今大半年过去,虽然还未完全成功,但却已经弄出来一种晶体颗粒比较粗的黄色砂糖,色泽金黄,档次看起来比黑乎乎的红糖要高不少,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改进工艺,想来很快就能够弄出白色的砂糖。

  因为冰糖的结晶要求更高过程更复杂,因此眼下还没有丝毫的头绪。

  至于其他的糖品,眼下制糖厂倒是研究出来不少,加入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