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人才_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医,以医济人。于是拜王老先生为师,苦读医学著作,认真钻研医术,先后攻读了《医宗金鉴》、《寿世保元》及《雷公炮制》等中医专著。经过二三年的时间,便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中医外科的治疗技术,在家乡昌黎县党家庄一边教书一边行医,颇受当地乡亲们的欢迎。之后辞官的冯金封携眷来哈尔滨行医,住道里外国八道街(今端街)。冯金封在行医中很注重医德医风,对于就诊的贫苦患者,经常是少收费或不收费。

  至于楚庸是奉天凤城人,留法学习市政建设与规划的冷门,毕业时民国初立,拒绝了法国企业的聘请,希望归国为共和的民国立一份功。然而虽然民国成立,但无论是北京政府还是民党,干得都是争权夺利的事儿,无论哪一方都龌龊不已。他回到凤城老家做了一个地主和慈善家,不甘心荒废学业的他,自荐到马六舟政府。恰好马六舟也需要这样一个人才,一封电报便将这位大才给招来了。

  至于这个魏东龄是到日本学习文化,接受**党影响参与**党,然而他意识到只有**不能救国后,转而学习机械制造。但没有一所日本技工专科学校接受中国留学生,这让他心生警惕起来,并且警醒认识到日本人并非对中国友好,他们支持中国人**,却对真正想学习技术和科技的人拒绝,这绝不是为中国好的方式。民国初立之后,魏东龄读了王茂如的《大国崛起》之后,赫然发现国人也可以有这种国际思想,转学日本的国际关系学,然而却发现,日本人的教材居然是王茂如编写的《大国崛起》和他在北大教学一年所编写的教材。民国三年毕业回国到北京政府外交部求职的时候,因为孙中山发动二次**,魏东龄这个曾经在日本参加过一段时间**党的小外交官被扫地出门,只好回到吉林老家。正巧他的妻子与马六舟二子马忠学之妻是姐妹,他算是马六舟的晚辈,更知道如今效力的是王茂如本人,之后,魏东龄欣然来到了呼伦贝尔。

  至于最后一个人师少阳,曾经做过三任知县的师爷,属于一个全才型人物,他人聪明,但个性有时冲动,不过因在前朝为吏多年倒也埋下不少人脉。因为他属于旧式人才,一路上西学的楚庸和魏东龄对他很是不屑,而且师少阳是浙江绍兴人,一口浙江口音的官话,听着也让两人感到别扭。师少阳也不在意,四十几岁的人还跟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斗嘴,那是没什么城府没深度的事儿。师少阳倒是与药王冯金封交谈甚欢,这两人都出身旧式私塾,不同的是一个中举,另一个两次考不中后果断放弃科举去做了师爷。

  王茂如随后举办欢迎酒会,这酒会仿照西方的模式举办,只是期间少了许多交际花,呼伦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