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大哥该娶妻了_江南第一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何时何地、天涯海角,我们都心意相通。大哥年纪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说完抱拳道:“小弟告辞。”翻身上马,再接过一安递过来的缰绳,纵马去了。

  赵子仪听得愣愣的,直到他走远,还没缓过神来。

  安泰说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他站在门口想啊想。

  想不出来,便转身回屋。

  梁心铭正靠在床上闭目养神。

  或者说,平息离情别绪。

  赵子仪道:“他走了。”

  梁心铭道:“嗯。”

  赵子仪又道:“梁锦云留下来了。”

  梁心铭又“嗯”了一声。

  赵子仪想她心里肯定不舍王亨,眼下只怕没心思听自己说话,正要悄悄退下,忽听她道:“请乌先生来,本官有事和他商议。”

  赵子仪楞了下,便道:“是。”

  乌先生是本村的一个匠人。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每一行都自成一个圈子和小社会,都有他们的行首和顶尖人物,无数个小社会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社会。

  乌先生在他那个行当小有名气,曾在当地建造了一座石拱桥,还在湖州建过多座廊桥;他的祖辈在桐柏山下的桐乡河建造了一堤坝,以青石互为榫卯契合,被河水冲刷至今,已两百多年了,依然十分稳固。

  梁心铭听说后立即高度关注。

  李春能造出赵州桥,千年屹立不倒,说明古代手工匠人的智慧非比寻常,他们创造的奇迹,有些连她前世的高科技也难以还原和复制,她当然要关注。

  乌先生被请来,梁心铭撑着病体,穿上官服,在厅堂接待他,“本官有伤在身,未能亲自去请先生,望见谅。”

  乌先生受宠若惊。

  他虽有些名气,也不过是个匠人,能得梁大人这样看重,十分的不安,不知梁心铭何事有求于他。

  梁心铭邀请他加入自己麾下。

  她道:“皇上下旨,命本官在徽州修路。本官久仰先生大名,还望先生相助。银钱报酬方面,请先生放心。”

  说着,对赵子仪使了个眼色。

  赵子仪捧了个托盘站在旁边,这时上前一步,将托盘放在乌先生的面前,揭开上面红布,露出下面的银票。

  梁心铭道:“这是一千两银票,是预付酬金。只要先生跟着本官,待事成之后,另有酬劳。”

  乌先生激动道:“这……这太多了!”

  他被梁心铭的大手笔给震住了。

  从来,他没得过这么高的酬劳。

  梁心铭摆手,认真道:“错!以本官的眼光来衡量,这还不够,但本官只能给你这么多。本官真正要打动你的,是奉旨修建的这条路——这是先生青史留名的机会。作为一个匠人,先生难道不想百年、千年后还被人传颂?”

  乌先生道:“小人当然想。可是大人,这条路……”他想问:这条路凭什么会被青史留名?

  梁心铭从容道:“先生不必怀疑。本官已经付了一千两,若不能做到承诺,先生也不吃亏不是?”

  乌先生想了想,道:“大人如此看重小人,小人再推辞,也太不知好歹。大人放心,小人答应了。”

  梁心铭道:“很好。本官还想请你出头,找些稳重、出色的同行来参与。本官一律重用!”

  她越重视,乌先生越高兴,满口答应。

  梁心铭微微一笑,对赵子仪道:“叫胖胖告诉厨房,中午多做几个好菜,本官要请乌先生吃饭。”

  ……

  王亨回京没有轻骑上路,而是摆开了钦差仪仗,浩浩荡荡一行人走官道回京。

  这日,眼看就要到枫林镇,队伍正在一处平坦的官道上前进,前方来了一辆马车,很普通,车夫样貌也平常,看见钦差队伍,忙将车赶到路旁,恭敬地静候他们先过。

  ********

  相聚求票,小别更要求票。(*^__^*)。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