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1章 借债发展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发建设,尤其是修长城,道路,建码头,这些都是长期投资,当时也是靠着债券解决的……往后,只能靠着税收,慢慢偿还。”

  幽州如此,横山之战也差不多,随着时间推移,老兵安置的成本,也会迅速飙升……再有地方开发,也是个无底洞,吞金的怪兽!

  想想就头皮发麻。

  作为朝廷的大总管,司马光深知这些年,大宋是怎么过来的,要不是对外战争都答应了,有海量的外来收益支撑,大宋的经济体系早就崩溃了。

  好在,一切都因为迁豪强令,有了转机。

  把豪强迁走了,他们不得不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钱,转让田产,朝廷顺势接过来,再分给百姓,佃农为了赎买土地,每年要付给朝廷一笔钱。

  光是京东两路和河北两路,每年就有1000万贯!

  整个大宋都算起来,足够轻松解决历次战斗积累的债务了。

  这些不为人知的账目,就是迁居豪强真正的原因所在,对不起,不拿你们开刀,朝廷就维持不下去了。

  王宁安可不是崇祯那个傻蛋,放着有钱的士人集团不下手,反而从赤贫的老百姓手里扣钱,不闹得天下大乱才怪呢!

  ……

  “行了,过去的苦就不要诉了,咱们还是放眼未来吧!”

  司马光连连点头,“师父说得对,那,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王宁安毫不犹豫吐出两个字,司马光当场就昏了。

  “发债!”

  “我的师父啊!”

  司马光哭了,“好不容易把债还了,你还要发债,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要不咱们商量一下,我去管军也好,管吏治也好,总而言之,财务这块,师父另请高明吧!”

  “不请,就是你了!”

  王宁安让司马光老老实实坐着,然后对他说道:“幽州西山的火车已经能用了。”

  司马光一愣,立刻道:“师父,就是用蒸汽机驱动的?”

  “没错,过去一年,他们铺好了轨道,又改进了几次,终于研究出了可以运转的火车!”

  司马光惊喜问道:“效果一定不错吧?”

  “嗯,能拉15节车厢,每节能装两万担煤炭。”

  “嚯,一共就是30万担啊!”

  王宁安含笑,“关键的是驱动火车,只要一个司机,两个产煤的就够了!”

  “啊!”

  这回可把司马光惊呆了,他差点坐在了地上!

  一担是120斤,一头毛驴,最多能运两担煤出山,还需要一个人牵着。

  要运走一节车厢的煤,就要1万头驴,一万个脚夫!

  一列火车,递得上15万头驴,15万个脚夫!

  司马光稍微想想,又立刻摇头了。

  账不能这么算。

  用那么多的驴,那么多的人,需要多少草料,多少粮食,而且狭窄的山路能不能摆得开?如果有伤损意外,又要怎么赔偿……

  把人工成本也算进去,火车带来的效率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