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御批三国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坏处不沾!”

  ……

  当天晚上,王宁安花了整整一夜,写了一篇扎子,拜托包拯送给陛下。

  王宁安首先追忆了往昔的过程,提到了他的祖父王修文,从小教导子孙识字,讲述历代故事,告诫后辈忠君报国,在祖父的教导之下,读了一些史学,后祖父战死西夏,家道中落,无缘入私塾读书,长长徘徊学堂之外。又听一些说书先生讲故事,胡思乱想之下,略略杜撰了几个故事,谁知竟然得到了欢迎,大半年之前,动笔写了《三国演义》,万万想不到竟然惊动了陛下,诚惶诚恐,汗流浃背。

  诗词已是小道,话本小说,更是只可作为茶余饭后,消遣之用。小子作书,一为家贫,二为追思祖父,万万不敢以此换取官职,玷辱士林。文官官职,那是代天宣化,教化万方,非饱学鸿儒,德才兼备,不能为之。

  小子年幼无知,不通文,不懂武,无一丝一毫利国利民之举,岂敢轻易接受陛下错爱!

  辞了官职之后,王宁安在后面附上了《三国演义》的全部文稿,赠送皇帝陛下,并且告诉皇帝,若是陛下喜欢此书,能略加批讲斧正,已经是小子三生之幸,断然不敢奢求官职。小子年幼,尚在读书学武之中,假以时日,学业有成,定要凭着胸中才华,堂堂正正夺取功名,为陛下效力,为朝廷尽忠。

  ……

  “这小子要么是真性情,要么就是奸猾过分,妖孽降世!”

  这是包拯给王宁安扎子的评价,毫无疑问,他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这一份扎子写的滴水不漏,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就算包黑子都没法写得这么完美!

  首先王宁安靠着追忆祖父,含蓄点出了他小小年纪能写出《三国演义》的原因,谁要是怀疑,就去找他祖父说吧!问题是他的祖父已经战死在西夏,而这,又是王宁安第二个目的,他在替王家鸣不平。

  战死疆场的猛士籍籍无名,一个靠着写话本的少年竟然得到了官职,说得过去吗?

  他用谦卑的态度,拒绝了辞官,这一手肯定能得到士林的好评,即便有人看他不顺眼,也不敢多说什么,王宁安站在了理这一边!

  当然了光有理还不行,还要会讨人喜欢。

  把《三国演义》全文奉上,还请求赵祯批注斧正。

  看赵祯急吼吼的模样,绝对会答应的。

  可一旦赵祯按照王宁安说的做了,皇帝亲自批注,就等于做了最好的广告,满朝文武,士绅百姓,只要识字的,谁不要买一本《三国演义》,不为了看书,也要沾沾皇帝的贵气!

  从此之后,赵祯和王宁安两个名字就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个儒林郎算什么?

  九品小官,芝麻绿豆都不算,可一旦和皇帝并列,王宁安的身价扶摇直上。

  再加上《三国演义》热卖,很快天下人就知道王宁安,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