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口气,“先生,听说唐末的时候,崔家被黄巢杀得很惨,从此之后,他们就一改作风,变得格外低调了。神龙见首不见尾。”

  世家大族各自有传承的绝招,在汉唐的时候,他们拥有庞大的土地,人丁兴旺,又有良好的家族教育,历代要想治理好地方,就不得不依靠世家子弟,渐渐的,他们盘根错节,形成了一张绵密的大网,强如李世民,面对这些人,也是徒呼奈何。

  唯有异类武则天,才敢放手收拾世家,斗来斗去,也只能说是两败俱伤。

  这是汉唐世家的存在方式,如今情况变了。

  崔家苟延残喘,躲过了五代的乱局,又经历了百年承平,他们存在方式和以往已经不同了。

  明面上,王宁安查不到崔家的田,也查不到崔家的产业,当然不是没有,而是他们巧妙隐藏起来。

  这种事情王宁安也在做。

  现在王家有多少产业,连王宁安自己都不清楚,要说知道内情的,怕是只有白氏一个。

  王家是通过复杂的持股合作,躲避外人的耳目。

  比如最初的海丰酒楼,王宁安给了向好一半的股份,又把经营权交给了他们,这样在官府那里,只能查到向好,至于合伙人,除非把向好抓去,严刑拷问才行。

  崔家也多半借助别人的旗号,把家族产业分散,靠着牢牢掌握金流,维护庞大的世家。

  那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处处隐藏在后面,他们在民间没有存在感,无法号召百姓,相比之前的世家,动辄几十万佃户,成千上万的家丁,声势差了很多。

  他们又是靠着什么保护自己呢?

  可别说西北大地,都是善男信女,遵守规矩,不敢胡来,没有足够的底牌,光是文彦博、庞籍这些人就能把崔家给吞了,根本等不到王宁安出手。

  “崔家的确是太奇怪了,不弄清楚他们的底细,寝食难安啊!”

  光光笑了,笑得很开心。

  居然能看到师父发愁了,绝对是千载难逢的事情。

  “行了,别幸灾乐祸了,你!”王宁安大声道:“立刻去向其余各路调集食盐,不惜血本,稳住盐价!”

  “是!”

  光光连忙答应,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西北缺盐。除了从西夏弄盐之外,就只剩下内外两条办法,对外,是向河北两路,川峡四路,以及京畿路,山东路等处求援。

  河北两路没有问题,那是王宁安的大本营,不用光光去安排,王德用,司马光等人已经调集了大批食盐,向西北运输,只是路途遥远,缓不济急。

  再有就是川峡四路,也就是四川等地,生产井盐,数量也不少,但是如今成都府路的转运使叫王素,这位就是被王宁安弄出京城的。

  多年过去,两个人也算是仇家,他能不能帮忙,就不好说了。

  光光记得父亲和王素倒是有些交情,再有眼下的御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