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7章 权力下乡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庞籍打发走了,从行宫的侧门走进来一个人,正是文彦博!

  ……

  “老臣拜见陛下。”

  “免礼吧。”赵祯道:“文相公,你如何看这次的事情?”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是有人故意煽动百姓,为了抵制国策。”

  赵祯含笑,“那文相公以为如何处置呢?”

  “老臣以为当派遣得力之臣,强力推行国策,谁敢阻挠,杀无赦!”

  “谁又是得力之臣?”

  “王相公,除了他之外,老臣想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选!”文彦博回答得很干脆,也很无耻,你丫的义正词严,慷慨激昂,得罪人的事情,你干什么不去,非要推给王宁安?你的节操呢?

  文相公撇了撇嘴,那玩意多钱一斤,老夫才不在乎呢!

  遭到抵制,王宁安一点不意外,要是没人阻止,那才奇怪呢!

  “君实,所谓百姓,其实和士林清议是一个东西,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比如当年的庆历新政,所谓天下沸腾,实际上只是一些守旧的官员心生不满,大肆煽动,制造出来的假象,真正的百姓连新政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不会去在乎。”

  司马光听得连连点头,先生所言的确没错,可这是什么时候,咱别上课了行不,赶快想想应付的办法吧?

  司马光真的愁坏了,他已经看透了,这次的事情,至少包含着三个层面的矛盾,大宋和西夏,王宁安代表的将门和文官,还有赵祯代表的中枢和西北的地方力量!

  三对冲突,哪个都不容易处理,稍微不慎,就会天塌地陷,惹出无数是非。

  王宁安也够绝的,面对如此局面,居然丝毫不害怕,还有闲心扯淡,先生啊先生,你的心脏到底是多强啊!

  “君实,你熟读历史,当然懂得以古鉴今的道理。我提到了庆历新政,假如百姓们真的了解了庆历新政,认同了新政主张,就凭夏竦和贾昌朝几个,是没法推翻新政的。”

  司马光猛地吸口气,惊疑道:“先生,你的意思是,以民意对抗民意?”

  “聪明!”王宁安笑道:“他们不是鼓动百姓抵制西夏的青盐吗,我们就想办法让百姓接受青盐!”

  “先生准备怎么办?”

  “很简单,以物易物,2斤粮食,换1斤青盐,我就不信,老百姓会不换!”

  自从李元昊叛乱之后,西北的粮价飞涨,最多时候,到了一石两贯钱以上,最近几年陆续下降,恢复到了七八百文一石,一石粮是斤,粗略算下来,2斤粮差不多是十七八文,不到20文的样子,已经比现在的盐价低了许多。

  别忙,还有更吸引人的呢!

  因为西北缺少货币,铁钱就是逼不得已,才弄出来凑数的,近些年铁钱也崩溃了,价值下跌很厉害,币值非常混乱。

  老百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粮食运到城中贩卖,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