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弓箭社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陪着家人,第二吗,效用士不需要刺字,也不用担心被人家视作贼配军。战时打仗立功,平时就是普通百姓,至于第三嘛,效用士的粮饷还算丰厚,朝廷会出一些,只是大头儿还要我们出,再有你们的武器盔甲,训练开销,也要我们家承担。”

  王宁安把好处讲清楚,同时也是告诉大家伙,你们吃王家的,用王家的,就要听王家的话。

  在场的汉子们不怎么在乎,吃谁的粮,就听谁的话,关键是开出的价码合适!

  王宁安拉着老爹,算了一笔账,算完之后,爷俩都脑袋大了,王良璟干脆都打退堂鼓了,果然养兵不是说笑话,根本是在烧钱啊!

  以普通禁军为例,基本俸禄各地稍有不同,甚至因为身高也会有差别,五尺八寸,差不多一米七左右,每月可以拿到1000文,五尺七寸就剩下700文,五尺六寸只有500文……以此类推,个子不够,连兵都当不上。

  燕赵之地多伟岸大汉,老爹找来的这些人,普遍在五尺七八以上,甚至有五六个六尺多的,每个月一个人就要1000文。

  别忙,还有其他的花销,一月要给一石七斗至两石的粮食,以沧州所在的河北东路来说,春衣要给绢两匹,布半匹,钱1000文,冬衣除了和春衣一样之外,还要加上12两棉花……总的折算下来,养一个禁军,一年要50贯,一个厢军一年30贯。按照米价折算,50贯差不多相当于8000到10000软妹币。

  就算是后世不断提高士兵待遇,和宋代比起来,也是弱爆了!

  这还只是日常开销而已,而且效用士的待遇要远超一般的禁军,再加上盔甲,马匹,药物,抚恤金……王良璟脑袋都大了三圈,低低声音道:“宁安,要不咱们放弃吧?”

  “那怎么行?太奶奶可是把旗帜都给了咱们,硬着头皮也要做下去,难道还要对不起老祖宗?”

  “可,可这也太多了!”王良璟不敢置信道:“宁安,你说折家,种家,他们养上千的部曲,要花多少钱啊?莫非他们有金山银山不成?”

  “他们肯定有来钱的路子。”王宁安道:“折家和种家都是当地的大户,拥有无数的土地,他们手下的效用士其实多半都是佃农,给一点地租优惠,就能吸引年轻人给他们卖命。而且他们实力强,每逢打仗都有很多赏赐,缴获也不少,再有他们没准也学崔家那样,做走私生意,或者弄点私盐什么的。”

  “那,那不是违背朝廷法度吗?”王良璟不信道。

  “律法永远是个弱者准备的,人家世袭罔替,俨然土皇帝一枚,哪里还会在乎什么法度!”

  成大事不拘小节,老爹还没转过弯,王宁安并不着急,坐上了那个位置,他会想明白的。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手上只有一座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