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章 悲惨的王大郎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多的钱,包黑子丝毫没有兴奋,反而是怒火中烧!

  所谓兴学,其实是王宁安的计策。

  包拯和崔家之所以有冲突,是因为包拯的革新措施,触动到了崔家的利益。而且因为王良珣的案子,已经失去了先手之机,贸然相拼,胜算渺茫。

  王宁安建议包拯退一步,做一些没有争议的事情。比如兴学,比如平反冤狱,比如敬老扶幼……这些都是普通地方官员刷声望的好办法,等到声望刷够了,就可以步步高升,至于地方接下来如何,就留给下一任官了。

  崔钰虽然不怕包拯,可是非要用尽手段,把包黑子干掉,万一来一个更难对付的官吏,又该如何?

  最好就是他和包拯击鼓卖糖,各干各行,谁也不会捞过界。

  故此,在确认包拯把兴趣放在了兴学上面。

  崔钰松了口气,总算做些地方官该做的事情了!

  只要不给他捣乱,出点钱又如何,早晚都能赚回来,钱、砖瓦、土地,要什么给什么!

  “这个崔钰真是好大的手笔!”包拯用力锤击桌子,咚咚作响。

  公孙策同样怒气难平,“大人,他出了这么多钱,就表明走私的暴利十倍、百倍不止,崔钰之可恶,简直应该千刀万剐!”

  经过了一次教训,包拯反倒是冷静了许多倍。

  “王宁安说得对,老夫身为父母官,不可意气用事。没有足够的证据,还拿不下崔家。”

  “大人,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包拯沉默许久,才缓缓道:“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等下去,等待合适的机会,不除崔家,老夫绝不离开沧州!”

  ……

  为了替包拯筹划,对付崔家的方法,王宁安耽搁了一个来月,韩蛤蟆那边已经火上房了,他每天除了炒剩饭,就是卡在“连环计”这一段,好好的金戈铁马,都要变成苦情剧了。再拖下去,观众都骂娘了。

  王宁安没有办法,只好抽出了一点功夫,赶快写了“辕门射戟”,“煮酒论英雄”几段,匆匆送给韩蛤蟆,正往回走,驴车经过了一个胡同口,突然从对面跑过来一个狼狈的少年,满身的衣服都成了破布片,有的地方露着肉,还有地方带着斑斑血迹。

  他没命跑着,后面五六个打手拼命追赶。

  “站住,别跑!”

  被追赶的少年仓皇之下,摔在了王宁安的车旁,他仰起头,绝望呼喊,“救命,救命啊!”

  王宁安不是多事的人,他都把鞭子举起来,想要赶快跑了算了,可是斜着眼睛一看,顿时傻了,这个少年不是他的堂哥,害他挨了家法的王大郎王宁宏吗?

  他怎么混成了这样!

  王宁安满心疑惑,对面的打手已经冲上来了。

  “姓王的小崽子,你跑不了了!”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