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流民图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居然同时打东西两府相公的主意,富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就在这两位相公思索着怎么发难的时候,他们的“猪队友”欧阳修居然先出手了。

  四月末,一份来自沧州的扎子通过银台司,送到了赵祯的面前。

  银台司是个很特殊的衙门,本来应该属于门下省,可编制上又属于枢密院……有点两边都不好管的味道,正因为如此,通过银台司上奏,能避开东西二府,直达天听。

  欧阳修的扎子厚厚一摞,详细叙述了六艺学堂的情况,赵祯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对陈琳赞道:“醉翁不辞劳苦,为国育才,真应该厚赏。寡人想把他调回京城,接掌翰林院,以正士风,作为天下读书人的表率。”

  陈琳老脸笑得很灿烂,“圣人烛照万里,任用贤才,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六艺学堂刚刚起步不久,老奴怕醉翁乐不思蜀,不愿意回京啊。”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你不能说皇帝错了,只有把责任推给醉翁。

  赵祯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自己是操之过急了。

  他耐心翻着,到了最后,突然有一卷宣纸落了出来,赵祯好奇展开,居然是一幅画,上面赫然写着“民生多艰”四个字,在一旁还有几行小字,记述作画缘由……河北各地学子云集六艺,纷纷言说民生艰难,欧阳修自沧州,至大名府,目睹惨状,心中骇然,故不敢隐瞒,上达天听……

  赵祯倒吸口气,把目光落在了画面上,突然之间他觉得双眼刺痛,不自觉凑近画面,仔细看着……衣衫褴褛,拄着拐杖,背着竹篓的百姓,手捧破碗,哀求过路的客商,只是没有人会给他们东西,因为一旦给了一个,其他人都会扑上来。

  只有那些人贩子才会得意洋洋,笑嘻嘻地在人群之中穿梭,当他们看中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会出钱购买,一小袋面粉,就能换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送别女儿的母亲,抱着病儿的老父,跪地哭泣的孩子……每一幕都戳痛了赵祯的心,这位仁慈的帝王止不住流下了泪水。

  “陈伴伴,这,这就是朕的江山,朕的子民吗?”

  陈琳揉了揉老迈的花眼,他看到这幅图,知道事情大条了……

  “官家,老奴不敢隐瞒,虽然圣天子励精图治,但总有天灾人祸,自古皆然,官家不用太过伤心,下旨让地方官好好安抚就是了。”

  赵祯眼睛死死盯着画面,摇摇头。

  “不对,醉翁说是从沧州至大名府,所见情况,今年河北没有大灾上报,只有……只有去岁黄河决口!”

  赵祯突然变得声色俱厉,“莫非说去年的灾,到了今年,百姓还没有安顿好?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皇帝怒了,对自己的大臣信赖有加,给他们最高的俸禄,每到年节,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