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 实践出真理_抗日之烽火连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扫雷,并没有测试,教导大队手里没有地雷,布雷能力也不行。

  但是在平地引爆中,单个三点五斤爆破筒的杀伤面积能打掉一个半班的战斗队形。

  二斤爆破筒的爆破杀伤力也还算过的去,覆盖面积都比较大,碰到地雷,足可以开辟出一道安全通道。

  何金海记录下了爆破筒用量和杀伤能力,张炜和何金海商议后,认为爆破筒的制作总体上很成功,给教导大队增添了一件杀敌利器,除去与何金海的讨论,张炜二人又向制造爆破筒,并且使用爆破筒的工兵排士兵们征求了意见。

  工兵排的士兵们可能不懂高层次的东西,他们实际操作经验丰富,是直接的使用者,提出来的意见和经验,对于战场上的使用者来说更为有用。

  这些有用的意见往往也是张炜这些军官们想不到的。

  工兵排的一个班长认为目前的爆破筒存在着不防水,不能防潮的缺陷,拨发下来的工兵用炸药,箱子里都有一层黄色的防水纸,铺在炸药下面用来来防止潮湿。

  这个班长从军多年,在以前的一次战斗中,所在的部队就是因为迫击炮弹和手榴弹受潮,导致部队接火的时候,迫击炮弹很多根本打不出去,就算是打出去了,也有不少未爆弹,火力骤减。

  受潮的手榴弹爆炸后直接成了两半,几乎没有杀伤能力,打到最后部队吃了大亏,伤亡惨重。

  所以这个班长对弹药受潮的问题特别敏感。

  教导大队用来试验的这批爆破筒在安放炸药的时候是直接让炸药和钢管接触,没做处理就塞进去的。

  经过这班长的提醒,发现这平时在储存的时候极易因为潮湿而影响使用效果,炸药和管壁之间的空腔容易进水,容易受潮。

  这个班长建议把炸药箱子里的防水纸拆开,用塞子卷成圆筒,铺到钢管里,再往铺了防水纸的管壁里装填炸药,做好防潮的措施,还能让无缝钢管内部更紧实,让散装炸药更紧固。

  另外的一名一等兵则想在爆破筒上附加木头杆,把说是可以缩短突进距离,打地堡的时候把杆子捅进地堡射口,还能减少被弹面积。

  这些士兵们的意见都很有用,张炜大大的表扬了他们一番,通知工兵排连续三天加餐,用来犒劳这几天辛苦的工兵们,士兵们自然是欢呼雀跃。

  士兵们的意见,张炜和何金海都一一记录了下来,这些一线打仗,拼死拼活的底层官兵,其实有很多有用的点子,就看军官能不能把它们问出来,用出来。

  把士兵们的小聪明小智慧发挥出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视,底层士兵们也是一样。

  国军的士兵,普遍是长官说啥,就干啥,主观能动性上可是不咋地,基本上就是当兵卖命,拿钱干事。

  当然了,现在这种制度也崩坏掉了,士兵们不仅没钱拿,许多人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军官们对于士兵也不重视,双方几乎脱节,下面的经验难以传达上去,士兵们也得过且过,最终导致了部队的进步缓慢,许多本来快速总结起来的经验教训,要吃过还几次亏才能逐渐改掉。

  工兵排今天出了不少好点子,张炜放出话,以后只要有好主意,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说的点子有用,张炜有大大的奖励。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