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2章 开光大典(三)_官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多僧侣齐声梵呗的时候,声音比高音喇叭效果还好!

  不过,高音喇叭还是要架的,音响还是要装的,无线话筒还是需要的!虽然那么多僧人齐声梵唱的声音足够洪亮,但还要考虑主持开光大典的赵朴初老先生赞颂时的需要,得考虑108位高僧开光时的需要!

  所谓梵呗,就是赞颂或歌咏的意思,包括赞颂和念唱。梵,是印度语“清静”的意思;呗,是是印度语“呗匿”的略称。

  梵呗,梵呗属于印度五明之一的声明,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原声,源于印度声明学,是和尚念经的声音

  佛教传入中国时,从印度也传来了佛教音乐。但是,中国汉语的梵呗,则是由三国时期大诗人陈思王曹植所创,称为鱼山梵呗。

  据说,曹植喜诵佛经,在山东东阿的鱼山游览时,听到空中有一种梵响,清扬哀婉,非常动人,细听良久,深有所悟,乃摹其音节,根据《瑞应本起经》写为梵呗,撰文制音,将音乐旋律与偈诗梵语的音韵和汉字发音的高低相配合,声文两得,使得佛经在唱诵时天衣无缝,解决了用梵音咏汉语“偈迫音繁”、以汉曲讽梵文偈颂“韵短而辞长”的问题。

  后来,历代僧人根据曹植的经验,历代僧人们便开始尝试着进一步用中国民间乐曲改编佛曲或另创新曲,使古印度的梵呗音乐逐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到隋唐和宋代,又融入了西域及其它国家的佛教音乐元素,形成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中国梵呗。

  梵呗的伴奏以法器磬、铛、铪、铃、鼓、鱼等为主,需要时也配以简单的管乐器。如《翠黄花》《挂金锁》《水洛因》《八句赞》《准提咒》《普庵咒》等。其中《普庵咒》不仅为寺院所用。琴乐、琵琶曲和管弦合奏都有同名曲。全曲由《释章谈句》《初起咒》《香赞》《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