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世家与地主_三国之大汉崛起刘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催生出的强臣。

  诸葛亮是典型的依靠军功爵制崛起的草根人物。

  虽然诸葛亮出身世家,但到了诸葛亮这一代,已经落魄到在南阳以种田为生了,只能算是衣食无忧,凭借家世以及自身的才学,在荆州士人之中稍有名气,但远远比不上荆州的那些大家族。

  但他投靠刘备后,一直做到了丞相,哪怕是皇权,也是触手可及。若是诸葛亮夺取了皇位,便与刘裕无异了,但好在诸葛亮是个一忠臣,但不可否认,他是因为军功爵而崛起的。

  不过世家的存在虽然威胁到了皇权,但世家的利益,其实国家是一致的。

  因为世家的爵位,荣耀,是国家给予的,国家若是灭亡,世家的权利,便会荡然无存。

  虽然强大的世家,虽然会威胁到皇权,但外敌若至,世家便会上下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所以哪怕是西晋灭亡,北方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南下投奔东晋。

  蜀汉灭亡时期,如姜维,诸葛瞻父子,赵云,张飞的后人,依靠军功爵获得权利的家族,都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看益州的投降派,大多是豪强,地主阶级。

  这些人的利益,与国家是不挂钩的,他们与世家不同,他们的利益不在中央,而在地方。

  国家灭亡了,换一个主子就行了,他们的土地还在,仍旧可以在地方作威作福。

  科举制度,并没想想象之中那么好。

  说白了就是皇帝为了稳定皇权,为求拉拢地主阶级消灭世家,进行利益互换的一种制度。

  世家要的是中央的权利,而地主阶级,要的是地方的权利。

  唐宋之后,参加科举的考生,有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然而三年之中,金榜题名的名额,只有两百人。

  如此稀少的名额,为什么天下读书人,还要如此热衷于科举呢?

  因为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考个秀才就够了,虽然距离金榜题名的官途遥遥无期,但他们当不了官,可以回乡保全经济利益。

  国家对秀才有着优厚的待遇,见官不拜,犯法不打,免除徭役税收,秀才回乡之后便成了乡绅地主,隐瞒佃户,偷税漏税,屯积居奇,兼并土地,都是这些豪强地主乡绅阶级干的事情。

  豪强地主阶级,才是国家的蛀虫。

  军功爵制度之下,老兵退伍之后,可以回乡担任乡吏。

  然而科举制度之下,地方乡吏,则是由地主阶级掌控,如此地方的腐败,便更加严重了。

  皇帝灭了世家,集权中央,但却放地方权利于地主阶级,掌控了中央,失去了地方。

  也因此,国家变得越来越腐朽,遇到外敌,更是不堪一击。

  科举制度之前,从未有国家因为外族而被灭国,农民起义,也是少之又少。

  而科举制度之后,唐,宋,元,明,清,不是被农民起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