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三九章 付出与收获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耸立在宽阔的花岗岩基座上,本地鸿儒朱子瞻老先生书写的“永垂不朽”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端庄肃穆。纪念碑基座正面,铭刻着滇南警备部队和工程兵部队进入滇南的原因和经过,两边分别是警备部队的猛虎标志和工程兵部队的拓荒牛标志。纪念碑后方三十米,沿山而建、层层排列的一百八十七块花岗岩墓碑上,铭刻着每一个牺牲弟兄的姓名、生卒日期、军衔和简历,这些来自大江南北七个省份的牺牲战士,永远都守护着祖国西南边疆这块自己辛勤开拓出来的热土,每一块高耸的墓碑都对着北方,似在遥望自己的家乡。

  警备师副师长焦广绪身穿国民革命军陆军制式的棕黄色礼服,高举雪亮的马刀,站在纪念碑第二层平台上,对分列两旁的七十二名身穿礼服、头戴白盔的宪兵,四周整齐排列的两千五百名独立团将士,高声发令:

  “持枪――敬礼――”

  身穿将校礼服的安毅、顾长风、展到、李煜甫、代正良、马远江等四十余人排成两列,在思茅专区政府官员和上万民众的注视下,迈着整齐缓慢的步子,一步步登上纪念碑的二十四级石阶,身后的三十六人卫队两两一组,抬着提前准备好的花圈,肃穆跟随。每走一步,似乎都无比沉重。

  花圈摆放完毕,香案上的蜡烛随之点燃,安毅和麾下将校接过侍卫们递来的香火,在寂寞无声中齐齐单腿跪地,叩首拜祭,站在高台左侧的牺牲弟兄的家属们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一个个泪流满面,失声哭泣。

  高台上哭声一起,四周很快呜咽阵阵,一个个持枪挺立的安家军将士的眼睛里,也接连涌出热泪。

  “鸣枪――”

  “啪――啪――啪――”

  七十二名宪兵举枪齐鸣,三轮齐射过去,哭声已经响成一片。

  安毅、顾长风等将校在代正良和马远江的引领下,走到牺牲弟兄的家属面前,逐一敬礼问候,和声安慰,嘘寒问暖好长时间,才缓缓走下纪念碑,登上阶梯式墓地的台阶,逐一看望长眠于此的好兄弟,为每一个牺牲官兵敬上酒,奉上香烛,这才迈着凝重的步伐,依依离去。

  乘车回到思茅城东的公署衙门,安毅一行换上安家军最新改良的夏季作训服,披挂完毕,集中在会议室里召开军事会议。

  这个会一开就开到中午一点半,用完简单的午餐,安毅接见思茅专区公署议会议长朱子瞻老先生和政府各部官员,略作交谈一同出发,前往城东十三公里的营盘山农场,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四千八百余名从西北灾区迁移到此八个月的父老乡亲。

  朱子瞻老先生与安毅同乘一车,坐在崭新的大马力军用吉普车上,五十七岁的朱老先生颇为新奇,也很激动:

  “将军,这是老朽这辈子坐过的最好的车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