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七〇章 希望之光 一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主将迎接时慌慌张张,毕恭毕敬,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皇帝到了名将周亚夫的营塞,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开道将军和侍卫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来慰问后,守卫的军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等文帝到达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将军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皇帝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皇帝非常感慨,从此重用周亚夫将军,周亚夫将军也以自己显赫的功绩、优良的品德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著名军事家……

  “听完周先生的故事,我突然明白,我们即将有幸见到的中国最年轻的第五军团中将司令安毅将军,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过了我们的认识,”

  这是美国邮报记者法兰克的采访漫记,连篇利登在美国多家报纸杂志上,欧美各国媒体纷纷转载这部优秀的长篇战地采访,被世界新闻界评价为较为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整个中国内战和现实的纪实报告。法兰克在每一篇连载章节后面前写下一段感想,世界各国人民也从中看到了许多东西,熟悉了许多人物,包括未满二十五岁就已荣升中将、指挥数万军队取得一次次辉煌胜利的军团司令安毅。

  记者团进入第五军团前线总指挥部时已是下午五点,所有人都受到第五军团司令部官兵的盛情接待,军团政治部在王府西院腾出两排营房供记者们下榻,并周到地表示将从警卫团派出官兵担负采访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承诺在整个战区内。除了军事禁区外,记者们想去任何地方采访、想采访任何人都不会受限制。

  令记者们倍感新鲜的是,军团司令长官安毅没有身穿笔挺的将官服,没有擦得铮亮的皮鞋,他和第五军团所以官兵一样,身穿结实的棉布迷彩军服,高高挽起的袖子露出结实有力的胳膊,脚踏包裹踝关节的厚底军用胶鞋,衣领上没有中央军将领喜欢佩戴的新式金色领章,唯一能表明他身份的是胸前的那块通用名牌,要不是他一头柔顺飘逸的黑。几乎和军营里全都剃成光头的官兵们没什么两样,唯有腰间的宽阔武装带异常精致漂亮,显得价值不菲。上面佩戴一支江南兵工厂仿制的军用手枪,整个人显得严谨务实。英俊简洁。

  熟悉安毅的中国记者向各国同行们透露,这根别致的特制将官腰带是安将军在北伐战争初期以江将军那里缴获的。当时安将军还只是斤小工兵营

  安毅举行的接待晚餐简单精致。记者们高兴地看到久违的烤面包和做得相当美味的鱼,不过除了鱼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