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四一章 天涯海角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跋涉千里的官兵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奔赴马来半岛途中。列车抵达中亚时,官兵们身外披着的厚厚棉袄便脱去了,待赶到阿富汗西部沙漠地区,由羊毛编制的暖和毛衣成为了累赘,抵达印度河流域,自去年入秋时就穿上的贴身秋衣也不得不脱下。

  列车行驶在恒河平原时,官兵们已经普遍是一身清爽的春秋装了,待赶到马来半岛,短衣短袖成为了主旋律。可以想象一下。面对气温如此急剧的变化,一个正常人的身体,机能会出现何等的紊乱?

  好在第一批抵达马来半岛的第三集团军,是顾长风的老部队,去年北上东北前,官兵长期驻扎暹罗和马来半岛,对炎热多雨的气候适应起来并不难。

  第二批抵达的第十、第十一、十二集团军,是延续**师命脉的胡家林和杨冠的老部队,编成时的防区正好是在南华湾北岸的湄公河平原,官兵们对潮湿闷热的气候并不如何惧怕,但依然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正在向驻地进发的第十九、第二十集团军,分别是由当初顾长风和胡家林两大方面军的警卫军改编而成,都曾经是常驻中南半岛的劲旅。哪怕是刚刚脱离西亚战场、正在向东方调动的第七、第八、第九集团军,当初也属于李金龙和张承柱的印度作战集群,次大陆同样是热带气候,比起普通人适应要快许多。

  顾长风手握重兵,肩负重任,非常需要累积海岛作战经验,此前他便一直把海南战事当做进攻苏门答腊岛的预演,见到三亚湾一线有机可趁,立即提出把第三集团军投入南线战场,安晋认为南北夹击,更容易让日军崩溃,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当前近卫第三师需要做的,便是在两天时间内拿下三亚港,巩固外围阵地,这样当第三集团军到来时,便可以通过三亚港的码头快速下船,迅速投入到对日作战中。

  日军指挥官瓦田义孝少将非易与之辈。

  昨夜日军连续向安家军据守的滩头阵地反扑时,瓦田义孝和日军第四八四联队长宫泽鼎三大佐一起,前往三亚镇和田独镇,会见了第一七一师团另外两个联队的联队长,在阐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后,又出示内山英太郎的电令,两位联队长慎重考虑之下,终于决定听从瓦田义孝的指挥,因此现在日军的兵力还是比较充足的。

  瓦田义孝知道一旦让安家军攻破第二道防线,则整个南线局势将迅速陷入困境。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利用这场严重影响视线的晨霭,派出一个大队日军,针对安家军的进攻进行反击,一方面延滞安家军的进攻,为增援部队到来赢得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有吸引安家军指挥官注意力。在战线上的某一段形成磁石效应,这样其他的防线自然就会变得安全起来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