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诏武三年_我为鱼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秋过后几场秋雨迅速将汝宁的气温往下压,绿叶和已经渐渐变枯的黄叶混在一块儿被扫落于地,给汝宁铺上了一层黄绿交织的地毯。

  单看城中绿植渐有萧条之气,可东西二市的热闹却没有因为气温下降而有所改变。

  李延意大力扶持,猛达汗也出动了举国之力来修筑万向之路,此消息不仅在两国之间震荡不已,沿途的小国听说万向之路就要重启,全都在摩拳擦掌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毕竟当年此路带来的丰厚利益还在大家的记忆之中,重启此路对沿途各国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儿。除非像大聿北方的胡族,地处严寒地带资源有限,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觊觎温暖舒适的大聿而发动战争,其他各国从君王到臣民,能够躺着和平赚钱谁想打仗?

  李延意也看出这些小国的心思,和卫庭煦、薄兰商议,问她们二人是否有办法借用小国的国力加速万向之路的进程。

  卫庭煦提议李延意可以出一份契约,但凡参与到万向之路开辟的各国,等到大路贯通商贸繁荣之时,将按照当时修路出力的多寡来分配贸易税和车马税,而且能够优先拥有与大聿国和流火国通商权。无论是大聿的陶瓷丝绸还是流火国的黄金珠宝,这些小国都能在第一时间签订买卖契约。

  卫庭煦的建议是实打实眼睛看得着也马上就能摸得到的优惠,李延意问薄兰有何见解,薄兰其实想的和卫庭煦大同小异,没想到被卫庭煦抢先说了,若是再说一遍恐怕有拾人牙慧的嫌疑,索性夸赞秘书丞足智多谋慧心妙舌。

  想要连接大聿和流火国,中间那片浩瀚的明重海乃是让人头疼的头等阻碍,李延意再问二人的看法。这回薄兰学聪明了,率先开口:

  “臣前段时间亲自去当地考察,发现当初秘书丞之所以从海上走乃是因为山道被堵,不得已才绕了远路。其实直接从瑞尔乎山前行便能抵达骨伦草原,只不过当时被落石掩埋无法通行。以臣所见,与其走危险的海上道路,不若花时间将瑞尔乎山的山道打通,即便要花上一年的时间也非常值得……”

  薄兰的确亲自去过瑞尔乎山,甚至已经计算好了山路从何处重新开辟,说起来头头是道。李延意微微点了一下头,再去问卫庭煦。

  薄兰略带得意和看好戏的目光轻飘飘地往卫庭煦的方向飘去,就等着看她无可奈何赞同自己的模样。如此一来他们二人也算是你来我往打了个平手,都让对方吃了一瘪。

  他们二人心中都有数李延意为何要他们俩一块儿参加负责万向之路,正是要他们相互扶持取长补短,也是要他们有竞争意识,迸发更多灵感。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一旦此路贯通之后的封赏,自然是谁的贡献大就赏谁。

  卫庭煦算是个小小的秘书丞,可她身上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