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零七章 歹计安内_贞观大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规矩是规矩,但大唐的地方城池终究太贫瘠,所以皇子们都不愿离京赴任,往往称病死赖在长安不肯走,吴王李恪便是装病的高手,每当有看不过眼的御史上疏参劾他,催促他离京时,李恪总能恰到好处地病倒,病得全身瘫软,药石无医,比死人就只多了一口气而已,李世民心一软,便允他暂留长安养病,特旨一下,李恪的绝症瞬间不药而愈,简直堪称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长孙无忌出的这个主意可谓直击要害,一言诛心。

  众所周知,争夺储君之位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留在京城长安,所谓近亲远疏,大家每天都能见到李世民,想出什么花招儿博李世民和满朝文武的欢心,只有留在长安城才最方便快捷,在这个交通和通讯不便利的年代里,如果忽然被调任远离长安,离李世民千里之外了,这个争储的游戏如何才能继续下去?李世民每天睁开眼便看到留在长安的那个皇子行礼问安,每天处理国事时只见他在面前晃来晃去,故作老成或是故作天真问一些看似不经意却精辟的问题或回答,一天两天在李世民的心中留下印象,日子越长,印象越深越好。

  到那个时候,谁还记得那个被调任地方就藩的可怜皇子?

  所以长孙无忌只一开口,李泰便立马明白这个主意的厉害之处,心中对长孙无忌的感激更是无以复加。

  这个主意之狠辣,李泰完全可以在瞬间将主动权尽握手中,打李治和李素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把李治调离了长安,李素一人就算留下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孤掌难鸣了,胜算的天平顷刻间移到了李泰这一方。

  努力忍住心中的狂喜,李泰强作沉稳,依旧与长孙无忌谈笑风生,不至于因太喜形于色而令长孙无忌对他失望。

  舅甥二人的谈话很快结束,在长孙无忌的示意下,李泰很低调地从长孙府西面的后门悄悄告辞离开。

  ******************************************************************

  就在长安城暗流涌动,冲突愈见明朗之前,长安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贞观十八年四月底,一代诤臣魏征与世长辞。

  经过半年多的病痛折磨,魏征终于没能再撑下去,选择在这个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永远离开了人世。

  半夜传出消息,满朝君臣震惊悲痛。

  李世民下旨打开宫禁,半夜亲自离宫赴魏征府上吊唁。

  住在朱雀大街的权贵重臣们也纷纷出门,匆匆赶往魏府。

  简陋朴素的魏府门前,悄悄挂起了白皮灯笼,魏府家眷早早预备好的后事器物也纷纷搬了出来,连做法事的和尚道士也住了两批在府中,只等魏征咽下最后一口气便从容操办丧事。

  李世民和诸多朝臣第一时间赶到魏府时,魏府上下哭声嚎啕,声震半城。

  直入魏征卧房,魏征的尸身仍停在床榻上,面上盖着一块方正的白布。

  李世民上前,毫不避讳地抓住魏征冰凉的手,垂头大哭失声。

  “卿今弃朕而去,朕痛失一镜也!”

  *************************************************************

  PS:还有一更。。。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