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0章 有人要虎口夺食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刘侨谈了许久,刘钧也对京中的朝局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皇上还在等你入宫觐见,我就不多留了,有空来府上吃顿饭,我们再谈谈。”刘侨望着侄子道,朝中局势越发的复杂起来,此时不论从哪方面,他们叔侄两个都应当更加的亲密一些才是。

  送走了刘侨,刘钧回到皇上御赐的镇南侯府里。偌大的侯府里,如今只住了兄弟刘键一人,在年初的会试中,他同样中取,成了新科进士。他的名次并不低,也是二甲赐进士出身。因为有刘钧的关系,他也成了庶吉士进了翰林院。

  知道刘钧回了京,他早早回来,兄弟俩做一起聊了会,然后吃了顿便饭。

  亲兵捧来蟒袍玉带,伺候他更衣。

  刘键见刘钧不肯脱掉麻衣,小声问,“二哥,你入宫见圣,穿这身孝衣合适吗?”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

  “白麻网巾总要换下才好,毕竟会露在纱帽外面,陛见时被皇上看到,是为不敬啊。”

  刘钧却挥挥手,“看到也没什么,国家以孝治天下,皇上也不能说什么。”

  白孝衣白麻网巾穿在蟒盘玉带里面,刘钧就这样直接入宫陛见。依然是王之心前来接他,两人并排骑着马,在大队禁卫的护卫下前往皇宫。

  王之心是曹化淳的干儿子,大明的太监算是历朝中最庞大权利也最大的一群太监,屡屡出现权宦,说到底就是皇帝对朝廷控制力不足,只得重用这些身边的太监。而太监一旦得到权力,往往又无监督,加之又多没有良好的道观观和自控力。最终就会腐败失控,加之文官们向来对他们没好感,不出事也要攻击,出事了还要踩几脚,便得明朝的太监向来名声不好。

  太监们在宫里相互依靠,通过收干儿子来稳固自己的实力。甚至等老了,也有接班人,保自己安养晚年。曹化淳老了,也并不恋栈不去,数次主动乞病归乡,今年终于去了南京养老,但也还兼了南京守备太监一职。

  京师这边,王承恩接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下面另有四位秉笔太监。但他依然掌握着批红审核大权。王之心则接了东厂提督之职,虽然权力要次于王之恩,也算是宫中太监中的新贵人物了。

  刘钧看着王之心,一个很高大魁梧的太监,长的很健壮,皮肤微黑,高鼻子,让人觉得他可能有些混血。他穿着大红的蟒袍。披着一件大披风,很是威风。据他从刘侨那得到的情报。这个太监最是好财,在京中的太监中,他也是最有钱之人,据说家财不下百万两银子。不过这人办事能力不错,很得曹化淳和崇祯的看重,甚至今年他的子侄还得到了世袭武职的赏赐。

  “劳烦王公公辛苦了。”一面说。刘钧一面随手递过去一张银票。

  王之心笑着接下,飞快的扫了一眼。

  四海银行的见票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