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9章 辞职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后,发生了首义元勋张振武及随员方维未经审判便被袁世凯杀害的骇人事件;随后,社会党首领江亢虎又在汉口被无理拘捕。为声讨和制止这些与民主共和体制极不想容的,破坏法制,蹂躏人权的事件,蔡元培和吴稚晖等十余人,发起和组织法律维持会,致电参议院,要求追究当局的法律责任。

  进入民国以后,蔡元培活跃于政坛和文化教育界,因故或不愿在这个表演舞台时,他便远走海外,息影于欧洲腹地。这几乎成了他个人生涯的“周期性”现象。

  还在蔡元培做教育总长时,曾接到莱比锡大学教授兰普莱西的一封信。请他派遣两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他主持的世界文明史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蔡元培通过教育部已经确定了公费名额,也正着手人员的选定,只是因为他辞职而没能很快完成。

  离开教育部后,他想到了这两个留学名额,又萌生了继续留学深造的想法。恰巧他的好友顾孟余也有此意,蔡元培于是致函接替他主持教育部工作的范源濂,很快得到批准。

  于是,1912年的9月,蔡元培偕夫人和子女,与顾孟余夫妇同乘奥地利“阿非利加”号客轮,由海路驶抵德国。

  兰普莱西教授急需中国方面的资料,正等得着急,只不过没有想到,来的人是中国的前教育总长。

  按着兰普莱西教授列出的提纲,蔡元培主要负责撰写中国文明史方面的材料,顾孟余主要负责翻译成德文。

  离开多事之秋的中国政坛,蔡元培心静了许多,只是,每天都很忙碌。因为除了为兰普莱西教授的世界文明史研究提供资料外,他还要完成繁重的功课。

  顾孟余,祖籍浙江上虞,1888年出生于宛平,15岁时进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求学,专修德语和法国文学。1906年被选拔为译学馆生赴德国留学,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电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早期中国留学人员中,先学理后学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基础都具备的人还是不多见的。而顾孟余具备了这个条件,对其后来的从政和治校及其他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顾孟余生性活泼,好交友,也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很快在留欧的中国留学生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就包括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蔡元培。那一年,19岁的顾孟余期待改变中国面貌日益强烈,遂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立志把推翻清王朝作为自己人生的首要政治目标。武昌起义成功后,他回到国内。

  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特邀其任该部司长,但顾孟余没有接受这一邀请。后如我们所知,他和蔡元培一起返回德国继续其学业。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他和蔡元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