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二十一条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各国。

  其实觉书与条约,在国际法上约束力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条约一般是可以告人的,而觉书则是不可告人的或不想为人知的。

  这次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要求,条约方面的内容还是容易接受的,而觉书部分涉及到的问题则极为严重、苛刻。

  袁世凯接见日置益当日,指着其提交的文件,一再表示这是外交部的事,不便直接干涉。但日置益坚持请大总统先亲阅一下,临告辞时还特意强调,让袁世凯感到事态的重大。

  待日使走后,袁世凯翻开文书一看,大为震动;即刻电召熟悉外交事务的陆徵祥,由瑞士放下手头所有事回国。

  陆徵祥回国后,知道事情紧急,马不停蹄赶到总统府。袁世凯正和国务卿徐世昌密谈,一见陆徵祥到,长舒了一口气,随即送走徐世昌,邀陆徵祥密谈。

  见陆徵祥把日方的文书仔细读一遍后,袁世凯对陆徵祥说:“你今晚便召集孙宝琦、曹汝霖和梁士诒密商对策。”

  陆徵祥于晚饭后,按袁世凯的要求,在他下榻迎宾馆邀参政梁士诒、外交总长孙宝琦、次长曹汝霖商谈。

  陆徵祥先说明召集会议的原委。

  文件这些人都看过了,孙宝琦首先发言:“日本公使一定还会来外交部递送文书,他已和曹次长讨论了好几个钟头。本人认为日本这次是找到了一个天造地设的好机会了,如今欧战期间,各国自顾不暇,中国内部也不宁静,日本这次手段毒辣,竟直接向大总统递送文书,这种藐视中国的手段都能使出,则必然会对中国施加武力的。”

  接下来,几个人对于这个棘手而严重的问题,反复谈商,最后的结果是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接受日方条件;二是利用谈判和日方讨价还价。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是拒绝,可是拒绝就等于决裂,在袁政。府无力在武力上抵抗日本的条件下,这是大家不敢想的事。。

  孙宝琦认为,今日面临的问题是只有接受日本条件。曹汝霖赞成孙的主张。

  梁士诒则持反对意见,他说:“不谈就接受,在外交上没有这种例子,我们必需和日方谈判,能谈到什么地步,也算尽了心,否则如何对国人和历史交代?”

  陆徵祥赞成梁士诒的意见,于是这次商谈有两个主张,各有两票支持。

  第二天,孙宝琦谒见袁世凯,报告先一天商议情形,袁听了说:“很好,让我考虑一下,再作决定。”

  孙宝琦退出后,袁世凯又召见陆徵祥,对陆徵祥说:“刚才孙总长来过,我经过慎重考虑,也主张和日方谈判,并且希望你能出任主.席,主持这个谈判。”

  陆徵祥沉吟了一下,答:“这个谈判太困难,徵祥体力不足,最好请总统另派干员。”

  这时陆徵祥的身体状况确实不佳。

  袁世凯说:“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