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恩怨情仇1_落日孤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淞沪开辟第二战场,利用大上海的国际地位和江南水乡的有利地形,以拖住日军主力、迟滞日军攻势。

  1937年8月13日,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骤然爆发!

  翌日上午,国军弱小的空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首先向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军舰队等多处目标发起攻。当日下午,国军主力投入战斗。面对侵略者现代化的军舰、飞机、坦克、大炮,张治中将军亲率第9集团军视死如归,猛攻盘据在虹口和杨树浦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奋力夺回头一天被日军占领的持志大学、五洲公墓、沪江大学和八字桥等据点。

  19日,在吴淞口外,年仅二十六岁的国军空军中尉沈崇诲、少尉陈锡纯杀敌心切,在飞机中弹起火之际,毅然放弃跳伞逃生希望,从2000米的高空上呼啸着驾机撞向日军的一艘大型巡洋舰。“轰”!敌舰顿时倾侧,猛烈爆炸,冲天的水柱犹如一个大写的惊叹号,仿佛再一次昭示着中国军人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树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忠报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孙中山先生的这一段话,成为四万万中国人不分党派、不计前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心声。

  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列列风驰电掣的军车,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兵船,一队队穿着草鞋、扛着步枪急行军的国军,从湖南、从陕西、从四川……从祖国四面八方,向着上海、向着东方星夜进发。

  就是在这波澜壮阔的背景中,第74军51师153旅305团团长张灵甫走上了抗日战场。一路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豪情,时时刻刻激荡在他那宽阔厚实的胸膛。

  淞沪会战打响10天后,日军大举增兵上海,以两个师团在吴淞口一线强行登陆,其前锋直逼位于淞沪侧背的交通枢纽——罗店。惨烈无比、被称作“血肉磨坊”的罗店争夺战就此打响。天上是俯冲的敌机,地上是猛烈的炮火,水面上是密集的舰队,在日军现代化陆海空立体作战面前,要保住祖国的每一寸大好山河,手中只有轻武器的将士们前赴后继、血流成河,一个上万兵力的师拉上去,顶不了一天半天就伤亡过半。

  当张灵甫率部赶到罗店附近的嘉定时,尽管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大地在隆隆的炮声中微微颤抖。但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横挂在团部门口的“热烈庆祝罗店大捷”的条幅。满街张贴的都是刊载有“罗店大捷”的《申报》、《大公报》。报纸上,少将师长王耀武的照片威武雄壮。

  原来昨天,在王耀武的指挥下,第51师第306团一个营夜袭罗店,突破日军防线后即假扮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