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中流击楫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不敢过多地索要聘礼。

  不过杜家不肯答应等待太长时间,杜乂提出,最多两年,就要送妹妹去淮南完婚——“世祖武皇帝曾有诏:‘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岂敢违命?”

  裴该心说得了吧,那只是大乱方息之际,为了充实人口而临时性的举措,类似规定婚嫁年岁上限的诏命,历朝历代也都有过颁布,一般最多管十年,完了就没人理啦,怎么能当作理由?再说了,以杜氏的家世,就算违了法,又有哪个不开眼的长吏敢来管?

  想来只是因为定婚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且撕毁婚约在这年月也是寻常之事,甚至都不会引发士林中的讥诮,所以杜乂怕时间拖得久了,裴家不要他妹子,那不但耽搁了妹妹的青春,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家的晋身之阶啊。

  因此对于杜氏的要求,裴该连声应诺,表示最晚等姑娘十六岁的时候,他就会派人来迎亲。其实心里话,我这便要一去数百里,到时候假装忘了期限,有本事你亲自跑淮南来催促啊。就说徐方局势还不稳当,随时可能遭到敌人的攻击,杜氏女北上恐有生命危险——真要是人姑娘胆儿肥,不怕死,偏要跟着我,那我认了!

  易得无价宝,难寻有胆娘嘛。

  他跑去跟王导商量,又让裴氏致信司马睿,把东海王傅的位子就拱手让给了未来的舅子杜乂。然后一切准备停当,裴该便与祖逖一起去拜辞司马睿,然后带着部属离开建邺,先沿江向东,抵达京口。裴该带在身边的,主要是以甄随为首的那十四名部曲,以及两名年轻家奴——一个起名叫裴寂,一个起名叫裴度,比较好记,只可惜不能让家奴叫裴炎……

  他此去的主要目的是种地,给祖逖管后勤,自然不能不带几名文士随行,只可惜江东有点儿本事的不是被司马睿召进了“百六掾”,就是有才无胆,没谁肯跟他往江北走。裴该到处寻人打问,请求推荐,最终也只召到了三个无名的小角色而已。

  其中一人,便是那覆舟山上见过的卫循卫因之,因为窝在江东实在没啥前途,怎么拍贺循、贺隰的马屁都捞不着官儿做,所以才打算跟着裴该去江北撞撞大运。在卫循想来,裴该这种贵介公子是不大可能自蹈险地的,那只要跟紧了他,也就不会遭逢什么危险,大不了他被人揍回江东来,瞧着我鞍前马后的不容易,起码会禀报东海王妃,给我个王府吏做做吧。

  第二名幕僚也是南人,乃吴兴郡乌程县的妫昇妫伯潜是也。妫这个姓氏很古老,但逐渐分流,陈、胡、田都为大姓,仍然姓妫的却少之又少。裴该自然是听说过这个姓的,汉末东吴出过个妫览啊,还曾经杀掉过孙权的亲兄弟孙翊,以及堂兄弟孙河——不过史书上貌似记着他被孙权族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