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香又甜。”

  “可即便如此,这也太少了吧?”长孙皇后蹙眉。

  要说不高兴,那是假的,毕竟这种事,陈远没必要说谎。

  可是,就这四个,能顶什么事?

  这得什么时候才能种满一亩地啊?

  长乐则道:“爹,这红薯是不是很少啊,否则为何才四个?”

  李二叹了口气:“可不就是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来自海外的物种,因海船失事,而后机缘巧合来到长安城,碰巧被那厮发现,捡了便宜。”

  顿了顿,又气道:“如此奇物,一共也才十个,那田舍儿倒好,简直不当人子,竟烧了两个来吃!”

  田舍儿,骂人的话。

  翻译过来,就是泥腿子,臭农民。

  长孙皇后莞尔:“那二郎不也吃了?”

  “就是,爹爹要没吃,怎知又香又甜?”长乐也忍不住发笑,声若银铃。

  李二又笑起来:“我那不是不知道吗,要早知道,非得砍他一刀不可,吃吃吃,就知道吃!”

  说罢又叹道:“可惜了,这红薯不像土豆,因为容易腐烂,所以不能切块,只能整个儿种,否则,还可切下来一些,让你们娘俩也尝尝味道。”

  “土豆?”

  “嗯,就是土里的豆子,旁边那俩就是,不过发了芽,就有毒不能吃了。

  据说也很高产,亩产一二十石,什么地方都能种。”

  李二又开始锄,边锄边道:“不过也不用等太久,那厮说了,红薯,只要长出藤来,把那藤一截一截剪下,然后移栽到地里,便是一棵红薯苗。

  涨起来的红薯藤,又可以剪了栽种,这样一来,别看只有四个红薯,很快,这里就能种满。”

  顿了顿,又道:“土豆也是,虽不能剪藤移栽,却可切块了种,要是种得好,这两个,没准能收一石上来。”

  “就这么两个,收一石?”

  顿时母女俩又吓倒了,本能的不敢相信。

  等回过神来,便命人抬来了吊椅,而后长孙皇后坐着休息,晒太阳,长乐则跟着干起了活。

  红薯好种。

  整理好地,洒下一些花肥,然后平躺着埋下,浇水,上面覆一层土即可。

  土豆则相对麻烦一些,要切块,切块后过石灰水,过清水,而后拌草木灰,晾。

  晾好,再用盆装,湿泥沙覆盖,催芽。

  而为了更好的生长,尽快获得种苗,又要用布料,草席,等搭建温室。

  除了这两样,还整基土,做土钵,尝试今日学到的育苗之法。

  育的,有丝瓜,茄子,黄瓜,莴笋,等,有的是本土一直就有的,有些则是外域传入中原的。

  一直忙到快天黑。

  等吃过饭,喝了茶,又陪着老婆儿女呆了一会,回到甘露殿,御书房内,烛火燃起,李二提笔,开始书写育种之法。

  这法子,最初是打算先看看效果,再决定要不要推广的。

  可经过实践,思考,他觉得,这特娘的根本就不用等。

  因为明摆着,小孩好好养到三四岁,就不容易夭折。

  当然,就这样拿出去推广也是不现实的。

  毕竟这方面,他不是专业的,很多东西他可能考虑不到。

  所以,这是写给司农寺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