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莫非他是后世之人?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是个问题。

  武曌也好,武则天也罢,这个女人,陈远很确定,他是不喜欢的。

  可他不喜欢的,仅仅只是这个女人当皇帝。

  那现在人家还是个小学生,天真烂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八字没一撇呢!

  而身为皇帝,李二不杀李承乾,难不成还杀不得区区一个武曌?

  真以为这皇帝吃素的,真以为玄武门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是假的?

  不可否认,李二的确有魄力,有度量,也有足够的自信。

  这样一位皇帝,自信,不对武家下手,也并非没有可能。

  只是那种可能性着实是太小了些,怎么想怎么觉得靠不住。

  可问题是,这种事他貌似也插不上手啊!

  这种事,除非皇帝是真没放在心上,否则,他有的是办法让人死得不明不白。

  甚至有可能,风声一起,武家人主动就把事情给办了。

  总不能为这事他跑去跟皇帝叫板吧?

  那又不是永嘉……

  可是,要真发生了,感觉这笔账还是要算在他头上。

  关键那还是个“小学生”,无缘无故的,没犯错,什么都没干。

  ……

  官道上,骏马飞驰。

  尽管时间尚未过去多久,但因为参与的人力畜力够多,又有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使得长安到骊山这条路,俨然已经到了即将竣工的地步。

  此时的长乐却没心思关注这些。

  武曌会不会因此而遭遇横祸,香消玉殒,也暂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这不是忍不忍的问题。

  这是人性。

  人有远近亲疏,这家里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呢,去关心一个外人,她是疯了吗?

  所以她归心似箭。

  此刻的她就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回宫,把史书给母亲过目。

  好处是很显然的。

  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能劝住父亲,那么那个人一定是母亲。

  母亲也是最了解父亲的人,她会比她更清楚,史书到底要不要给父亲,事情究竟该怎么处理。

  这也意味着转圜的余地,不论如何,事情都不会变得很糟糕。

  运气也不错。

  尽管随着预算制度的确立,很多事情不用再一直盯着了,可偶尔出去看看,视察视察,也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此时的立政殿,父亲并不在。

  长孙皇后是越来越年轻了。

  原本是在房里享受空调,顺便给越来越近的小东西做点衣服,闻听女儿归来,便放下活儿,剥起了瓜子:“哟,这不是长乐殿下么,怎的,外面呆得不开心,跑回娘家诉苦来了?”

  突出一个酸。

  自然而然,也有点火气压在心底。

  因为这一趟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别说当爹的,便是她这当娘的都有点不放心。

  长乐也不敢反驳,规规矩矩跪下:“女儿不孝,让娘担心了。”

  “担心,呵,你还知道担心!”长孙皇后翻起了白眼,却到底还是不忍苛责:“起来吧,收拾你也用不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