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还是亲闺女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边一直有宫女扇风,这最热的时候,也远还未到。

  谷/span他的苦恼,仅仅因为,钱太多了。

  没错,就是钱太多了。

  这是国债发行的第三天,截止今日,募集的钱财,超四百万贯,超出预期十倍不止。

  这样光利钱,三年之后,就要给八万多贯。

  虽然八万多贯貌似也不是很多,但是,这钱好不容易弄上来,不能就这么躺在库里生锈啊!

  总是要想办法花出去才好,不然就没意义了。

  问题是,这怎么可能花得掉呢?

  保证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可以调动的人力就那么多,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四百多万贯,便是百万贯,也很为难的。

  看那满脸苦相,长孙皇后好气又好笑,盛了碗汤端到李二面前:“好啦,花不完是好事,真要那么容易花完,或者不够花,那才真叫头疼。”

  倒也是。

  花不完,大不了放着,毕竟这是债,到时候要还的。

  况且这种事,着实没必要带到家里来。

  是以李二还是很快放平心态,边喝汤,边问认真布菜的长乐道:“丫头,听说你这两天在研究规划路线?”

  “是呢,爹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事,姑姑和陈大哥都说了,让女儿自己看着办,女儿想尽可能的办得漂亮些。”

  事情都定下来了,总的来说,就是发行国债和冠名赞助两条腿走路。

  其中发行国债李二亲自坐镇,而冠名赞助,则由中书省领衔,工部户部协同处理。

  也别小看冠名赞助。

  事实上,冠名赞助也是一记狠招,威力不容小觑。

  因为这年头名声很重要,那些世家门阀就不说了,便连普通人家,都爱惜羽毛。

  这样的情况下,堂堂一豪门,你说你不捐一大笔钱出来直接冠名修一条路架一座桥也就罢了,要是连联合捐助立的碑上,都没你的名字,脸往哪搁?

  还不得天天让人戳脊梁骨?

  那好不容易积攒的声誉,岂不很快会被败得一塌糊涂?

  毕竟,那碑就立那,名字刻上去,想让人不知道想让人看不见都难。

  是以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哪怕放着国债不买,这“善事”也是必须要做的。

  不论本心是否愿意。

  再加上一些的确有名誉需求,又或者想借此混个脸熟,趁机弄张护身符的,真要说起来,募集的民间资本也不容小觑。

  长乐要走的便是后面一条,这两天,她也的确很认真在研究路线。

  李二就挺意外的,失笑道:“建议,你难道不想直接把长安到骊山的路给修了?”

  “想过啊,不过这条路,姑姑跟陈大哥肯定会想办法修的,女儿敢肯定,所以,就不多此一举了。”

  长乐坏笑,丁点不脸红。

  李二哈哈大笑。

  到底是亲闺女,贴心,跟他的想法也一模一样。

  便道:“既然如此,那就修东边的吧,按照驿道走向,修长安到洛阳这段,全程八百余里,届时以洛阳为中转,不论南下还是北上,都极为方便。”

  并未详细解释。

  但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因为相比承于秦汉的长安,洛阳才真正位于整个国家的心脏部位。

  洛阳,对于实现对内的真正统治,极其重要。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