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二嘿了一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夫君我,得道了!”

  “呸呸呸!”长孙皇后便骂,转过身去恼道:“说什么呢,什么得道不得道的,妾身不许二郎浑说!”

  李二赶忙赔笑:“怪我怪我,其实为夫的意思是,时至今日,为夫终于得了王朝长治久安之真谛。”

  谷/span说完又认真强调道:“王道,真正的王道。”

  长孙皇后愕然,半响,面色古怪道:“二郎所言,该不会是耕者有其田那五个字吧?”

  李二哈哈大笑:“没错,就是那五个字,观音婢是否认为,那五个字其实很简单,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知道为之欣喜若狂?”

  长孙皇后点头:“妾身愚钝,的确不解其意,二郎可否解释一二?”

  李二便笑着解释了一遍。

  长孙皇后不禁豁然开朗,面上也有喜色:“是以,那五个字的意思,不在于简单的耕者有其田,是在于,耕者恒有其田?”

  一个恒字,意思立马就不一样了。

  说白了,让耕者有其田容易,但想要让耕者恒有其田,并不容易。

  李二大笑:“没错,这便是为夫今日骊山之行的最大收获。

  这天下,一日耕者有其田,便一日不会乱,百世耕者有其田,便百世得长安。

  作为一国之主,为夫要做的,便是竭尽所能,对外御敌,对内防并,保证不论何时,耕者都不至丢失田亩,有一条退路。

  如此,是否得道,又是否值得欣喜若狂?”

  长孙皇后满脸震撼,半响,起身一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枟阳公之言,虽未一举奠定大唐百世基业,却指明了方向,妾身为大唐贺,妾身,为陛下贺!”

  十分郑重。

  诚如所言,虽然一句话,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却指明了方向,意义非同小可,远不是打赢几场仗,多灭几个国可比。

  李二赶紧起身扶住,责备道:“这是干什么,贺就贺,何须如此?平时也就罢了,可别忘了,你现在是有身子的人。”

  “可妾身觉得很应该啊,若此时枟阳公在面前,妾身也必然是要行这一礼的。

  再说了,有那么些好吃的好喝的源源不断送进宫,妾身身子好着呢!”

  长孙皇后言笑晏晏,说完再度侧身跪坐,奇道:“那二郎打算如何入手呢?

  说穿了,这御敌于外容易,眼下我大唐兵威鼎盛,又得焦炭炼铁之法,上乘兵甲与日俱增,不对外征伐已是仁慈,那些域外戎狄除非不来,来则无回。

  可这对内防并,谈何容易?”

  的确。

  历朝历代,鼎盛时期,抵御外敌都不叫事,甚至倾颓之时,也内乱多于外患。

  可对内防止土地兼并,实在是太难了,那些世家门阀,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这要一个不好,便是一场灭国之祸。

  李二自然清楚这一点,闻言笑道:“话虽如此,可对内防并,未必就一定要从世家门阀入手啊,你仔细想想,到底什么情况下,耕者才会从有其田,变成失其田?”

  “二郎的意思是?”

  长孙皇后似乎抓住了什么,可一时半会又说不上来。

  李二笑道:“意思是,但凡家中有余钱,但凡缸中有存粮,便不至失其田。

  换而言之,百姓为何从有田到失田,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百姓太穷了。

  太穷,以至于无法抵御风险,太穷,以至于稍微出现一点问题,便走投无路,只能卖田,甚至卖身。”

  “所以意思是,咱们要做的,只是想办法让百姓富起来?”

  长孙皇后终于明白了,这时她也发现,真的是很简单的。

  因为明摆着,每当免除赋税休养生息的时候,总是很太平,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李二叹道:“是啊,对内防并,需要做的其实并不多,竭尽所能让百姓富起来便好,所以那厮一再提醒,往后平白无故让百姓无偿服劳役不可再。”

  “那又该如何使得百姓富起来呢?降低赋税,还是干脆直接免除?”

  “国债!”

  “……”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