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5章 看,你侄女来了!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

  经过多日的努力,终于,水泥窑内壁不耐高温的问题得到解决。

  而且是多种方案。

  由此而做出的耐火砖,最好的,比陈远用的都好。

  而这些成果,并不仅仅适用于高温水泥窑,同时,也适用于建造炼铁用的高炉。

  没错,就是高炉。

  别以为现代钢铁工业才用高炉,实际上,高炉炼铁,很早就有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现代社会,也发掘出了汉代高炉炼铁的遗址。

  只不过就技术含量而言,眼下的高炉跟现代高炉是没得比的。

  眼下的高炉,可以加个“土”字,曰:土高炉。

  技术含量,可参照上世纪某个时间段席卷全国的大炼钢。

  差不多就那个水平。

  高温耐火砖的意义便在于,搭配石炭作为燃料使用,可获得更高的炼铁温度,并使得高炉拥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也因此,李二亲自督导,工部,都水监,多个部门联合,于长安城西北方向,渭水之畔渭阴乡一代,圈了了一片地,准备建一个大型炼铁加水泥制造基地。

  按照计划,这个基地,接下来会为整个长安城区域,供应水泥铁料,用于城防建设,道路修筑,及农具锻造。

  而之所以选择这么个地方,是为了借助水力。

  尤其水泥研磨,以当下的技术水平,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水力研磨中心,即便大型水泥窑建起来,生料能烧成熟料,也是无济于事的。

  研磨粉碎效率,才是制约水泥产量的根本,这跟炼铁有着本质区别。

  而李二最近的得意,也不止于此。

  他的得意在于,务实搞了很多有用的事情之余,还在文坛出尽了风头。

  上次骊山之行回来的当天,他就把诗写出来了,还亲自命人送了一幅到宿国公府。

  尽管明里暗里也不少人鄙夷,都道根本不是他作的。

  长乐这段时间也很忙。

  为了把事情做好,不让父母失望,不让陈远小觑,她前所未有的认真。

  可以说长这么大,她就没这么认真过,也从未对任何一件事如此上心。

  这段时间,她把羊奶的收购价降了下来,降到了一个跟粮价趋同的水平。

  同时,跟瓷窑合作,准备做几款不同的陶瓷容器,从容量和档次上进行价格细分,为降价平民化做准备。

  另一方面,羊的产奶量如何,如何保证收购的羊奶干净卫生,等等,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要仔细考虑。

  必要的时候,还要出城,到乡下考察,调研。

  为这些事,也没少请教父亲李二。

  而今,终于好了。

  这些天的忙碌,加上父亲李二的参谋指点,她写成了一份小册子。

  再看时间。

  时间过去这么多天,当初的风波,早已平息,便是舅舅家,其实也没怎么当回事。

  所以,是时候去骊山瞧瞧了。

  正好有些日子没去了,这会又没什么事,李二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