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46章 继续调整···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不血刃的消除叛乱了。”

  景帝采纳了袁盎的建议,便封窦婴为大将军,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晁错被杀后,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出使至吴国。

  吴王打算任命袁盎为领军将领,袁盎不肯;吴王便派一名都尉带领五百人把袁盎围困在军中,想杀死他。

  围困袁盎的校尉司马,曾经是袁盎的从史,因私通婢女,畏罪潜逃,袁盎驾车追上后,并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赐给了他,仍旧叫他当从史。

  校尉司马知恩图报,就变卖随身财物,灌醉了守城的士兵,乘着夜色,割开营帐,救出了袁盎。

  袁盎得救后,步行了七八里,天亮时,遇到了梁国的骑兵,就借马逃离了吴地,将出使吴国的情况报告给了景帝。

  叛乱平定后,袁盎被任为楚相,不久,因病辞官,闲居在家,景帝仍常派人向他寻计问策。

  梁王刘武入朝,窦太后想说服汉景帝以“殷道亲亲”为名立刘武为储君,汉景帝询问袁盎等通晓经术的大臣,袁盎等极力反对,主张“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并请求谒见窦太后,询问她:“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欲谁立?”

  窦太后说:“吾复立帝子。”

  袁盎等引用宋宣公故事来说明这种办法会引发祸乱,窦太后便放弃了立刘武的想法,让刘武回到封国。

  刘武听说是袁盎说服的窦太后,因此怨恨袁盎,派人前去刺杀他。

  第一个刺客来到关中后,打听袁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众人都赞不绝口。刺客就放弃了刺杀的计划,并提醒袁盎以后还会有十多批人前来刺杀,要他小心戒备。

  袁盎心中很不愉快,家里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怪事,便到棓生那里去占卜问吉凶。

  回家的时候,在安陵城门外面,被随后派来的梁国刺客刺杀而死。

  ·

  ·

  ·

  邓通

  蜀郡南安县人,因会持棹摇船在宫中当“黄头郎”(管理船的小吏,一说因其戴黄帽而得名,一说船头有黄旄而得名)。

  文帝作梦想要上天,不能上,有一黄头郎推他上了天,回头看见那个人腰带下的衣背缝穿了个洞。

  文帝梦醒后就到渐台去,按照梦中情景默默观察寻找推他上天的那个黄头郎,看见了邓通,他的衣服后面穿了个洞,正是梦中所看见的那个人。

  在问他的姓名之后,文帝认为完全应验梦境(“邓”与“登”谐音),因此非常高兴,与他愈发亲昵。

  邓通也原本老实谨慎,不爱与外人交往,即使文帝给他休假,仍不想外出。

  于是文帝赏赐邓通亿万钱,官至上大夫。

  文帝常常找空闲时间到邓通家玩耍,但邓通没有其他本领,不能推荐什么人才,只是因为谨慎而取悦文帝罢了。

  文帝派一个会看相的人给邓通看相,相士说:“可能贫穷饥饿而死。”

  文帝说:“能使邓通富足的是朕,怎么说会贫穷呢?”

  于是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赏赐给邓通,准许邓通自己铸钱。

  文帝曾经身上长痈,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

  文帝不高兴,从容地问邓通道:“天下哪个最爱我呢?”

  邓通说:“应当没有谁比得上太子。”

  太子刘启进来探问病情,文帝就让他吮痈,太子虽然按要求吮痈,但面有难色。

  后来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吮痈,太子内心惭愧,从此怨恨邓通。

  等到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登上皇位,是为景帝,邓通被免官,在家闲居。

  不久,有人告发邓通曾偷偷跑到境外(西南夷地区)铸钱,景帝把邓通下狱审问,发现情况属实,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几亿万钱。

  馆陶长公主赏赐邓通一些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身上连一只簪子都没有。

  馆陶长公主就派人给予衣食,让他勉强能糊口。

  邓通最终没有得到一个钱,死在所寄居的人家。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