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7章 后怕!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7章后怕!

  被刘盈又跳出来这么一搅和,这场关于‘汉匈究竟是否应该开战’的讨论,终还是画上了一个不那么圆满的句号。

  至于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和绝大多数与会人员的预料一致。

  汉匈,必有一战!

  却也绝不是现在。

  天子刘盈出身请战,更是加剧了朝议的走向,朝着‘现在还不能打’的方向快速靠拢,并让朝堂最终达成一致。

  至于原因,也并不难理解。

  ——如果一场针对外族的大规模战争,真的到了非要皇帝本人,尤其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皇帝御驾亲征,才能为己方增添些许胜算的地步,那这场战争,自然也就没有开启的必要了。

  当然,刘盈此举所展现出的血性,也无疑让本就对刘盈寄予厚望的朝臣百官,对刘盈愈发感到满意了起来。

  刘盈也是不负众望,突如其来的暴怒情绪,愣是维持了将近半刻!

  甚至到了最后,连太后吕雉都不得已站出身来,才终将‘执拗’的少年天子劝了回来。

  这样一来,这场针对汉匈战略局势及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朝议,便得出了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

  ——太后吕雉为匈奴单于羞辱,虽怒火中烧,最终却也保持了最大的克制;

  ——少年天子冲冠怒发,一副‘这账早晚得算’的架势,使得少年天子于社稷之忠、于亲长之孝皆暂得以保全;

  最重要的是:吕氏借此机会推出樊哙,从而染指兵权的举动彻底失败,樊哙也因今日之事,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这也很正常:樊哙请战匈奴,季布请斩樊哙,而朝议最终的结果,是‘暂不开战’。

  这样一来,即便樊哙没有真的因季布的提议而被斩,也丝毫不影响一个‘利令智昏’‘妄言误国’的帽子,死死扣在樊哙的脑袋之上。

  经此一事,樊氏一族起码在三十年,或三代以内,恐怕都再难于汉室朝堂有所作为。

  而在朝议结束之后,少年天子刘盈的车驾,却是从司马门前疾驰而过,并没有驶入未央宫,而是想长安西郊的少府军工作坊驰去······

  ·

  “如何?”

  “朕此出长安,朝臣公卿,可有何风议?”

  御辇行驶在前往少府作坊的直道之上,端坐辇上的刘盈只仍闭着双眼,冷不丁发出一问。

  就见刘盈话音刚落,一旁立时弯下一道瘦弱的身影。

  “禀陛下。”

  “陛下出长乐而不停,御辇直趋长安城外,公卿百官,皆多有迷惘。”

  “待知陛下此行,乃往少府冶军械兵甲之所,又少府阳公为陛下所召,公卿百官这才恍然大悟。”

  “及风议······”

  说到此处,春陀只略有些迟疑的一止话头,稍一纠结,便朝刘盈稍一拱手,便将头从车厢后探出。

  片刻之后,得到确切消息的春陀,这才再次将脑袋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