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唉~年轻了啊······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唉~年轻了啊······

  听闻王陵这一声满含深意的提醒,刘盈的目光中,顿时涌上了一抹复杂。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章,算是老子,乃至整个黄老学说思想中,极具代表性的价值体现。

  至于这句话所暗含的政治智慧,其实也并不算多深讳难懂。

  ——治理大的国家,就好比烹饪美味的小菜一样,看上去每一个步骤都平平无奇,并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点,但实际上,就是这每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步骤,才最终汇聚成了美味的菜肴。

  说的再简单些,就是‘朝堂之上无小事’,但凡是国事,就应该不分大小的谨慎对待。

  而在现如今,以黄老学为执政学派的汉室,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更是有了深层次,且更具哲学性的解读。

  而这个新解读的核心,就是循序渐进,把控好菜肴的‘火候’。

  ——始皇嬴政废分封,究竟是是非问题,还是‘火候’问题?

  在后世,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绝对,但在如今的汉室,却是众口一词。

  在如今汉室这些居庙堂之高的元勋朝臣看来,始皇废分封,就是极为典型的‘想做好菜,却因为没把控好火候,导致整个厨房都被焚毁’的案例。

  如此说来,王陵对刘盈这一系列法律条令,给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建议,其用意,自也就不言而喻·······

  “呼~”

  想明白这一点,刘盈只稍呼出一口浊气,便满带着诚挚,对王陵郑重一拜。

  “望安国侯不吝赐教!”

  ——早在前日,将推恩令、附益法等发令道出口时,刘盈就已经有了‘试探朝堂反应’的打算,并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而现在,王陵愿意指出这些被历史所证明过的法律条令,用在如今的汉室所可能引发的‘火候’问题,刘盈自也是喜闻乐见。

  毕竟再怎么说,被一个开国元勋教育一番,总好过将来盲目的推出法令,从而导致一些令人无法接受的后果·······

  “臣,斗胆·······”

  见刘盈面上神情并没有流露出不愉,王陵暗自松了口气之余,对刘盈的评价也不由上了一层台阶。

  ——不管脾性、能力如何,能听得进劝谏,尤其是指出自身不足的谏言,单这一点,刘盈在王陵杨离,就已经足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权继承人了!

  心中有了这层评价,王陵也就不再有所保留,将自己的看法尽数摆在了刘盈面前。

  “前时,殿下偶指诸侯作乱,以致汉祚自耗之弊,又言及推恩、附议等诸法,臣同北平侯,便已猜得殿下之意一二。”

  说着,王陵不忘笑着同张苍一对视,才将面容稍一肃。

  “殿下所拟之《推恩令》,状似可使朝堂不费吹灰之力,而除关东诸侯尾大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