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看着杨离面色重归决然,在面前又是一叩首,刘盈也是神情百转,终还是坐回了上首,暗自思虑起来。

  在后世,每当提起‘诸子百家’,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儒、法两家。

  顶天了去,也就是再加上个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以及如今汉室的执政学派:黄老。

  但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时间段内,诸子百家中最为显赫的,却并非是这些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学说。

  ——孟子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从这句话就不难看出,在亚圣孟轲所生活的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接受度最高、最为人熟知的学说,并非是儒、法、黄老,亦或是阴阳、纵横、小说家。

  而是魏人杨朱所创立的杨朱学,以及宋人墨翟创立的墨家。

  曾几何时,整个华夏文化界,便是由这两个思想主张、价值三观截然相反的学派分庭抗争。

  杨朱学,最具代表性的主张,一句‘杨朱唯我,不以物累’,便足以道明。

  而与之截然相反的墨家,则提倡‘兼相爱’,提倡百姓应该一起生活、一起劳作,并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乍一听上去,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在后世,‘杨朱唯我’,变成了西方所崇尚的zi本;而墨家的‘兼相爱’,则演变成了gong产。

  也正是因此,即便到了后世,华夏人也依旧可以挺直腰板,对那些自称为‘伟人’的蛮夷嗤之以鼻。

  ——就你这两下,那都是几千年前,俺们老祖宗玩儿剩下的!

  只不过,在当下这个时间点,这两个曾经闪耀华夏思想、文化界的学说,都已经被历史所遗忘。

  杨朱学说,由于其‘唯我’的主张,与封建统治核心思想严重相悖,自是早早就被战国时期的各国君主淘汰。

  想来也正常:要真是天下所有人,都凭着一句‘杨朱唯我’,就在这西元前的华夏,玩儿起精致利己主义,那别提内部统治、外部扩张了,华夏内部,就能打出狗脑子!

  ——既然都‘唯我’了,那我身为农民,凭啥要被你这个君王统治?

  农民都不被统治,那更别提士大夫了,自然也该脱离封建君王的统治。

  很显然,这般极端的利己主义,与华夏文化的核心:仁、孝、礼、义,不能说毫无关系,也起码是截然相反。

  崇尚极端利己主义的杨朱学派如此,作为曾经共同领导华夏思想、文化界的对手,墨家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杨朱唯我,自然不可能得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信奉分封制、世袭制的贵族阶级认可。

  那与之相反,宣言极端‘利他’的墨家,难道就能被接受?

  ——光是一句‘兼相爱’,就足以让整个墨家,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永无出头之日!

  原因很简单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