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 初露锋芒的太子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初露锋芒的太子

  听闻刘盈这一连串稍待责备,甚至隐隐带有些许苛责的话语,萧何面上神情不由嗡时一滞。

  不等萧何开口辩解,就见刘盈似有所感般眯起眼,望向萧何的目光中,竟已是带上些许冷意!

  “哦······”

  “孤知道了。”

  面色晦暗的道出此语,就见刘盈面色不由又是一沉。

  “孤所驱之少府官奴三万,萧相拒拨粮米以为食。”

  “然长陵,当亦得筑建帝陵之官奴数万啊?”

  “筑建帝陵之官奴,萧相断是不敢拒拨粮米,以误帝陵筑建事······”

  “如此说来······”

  说到这里,刘盈的面容之上,终是出现一抹恼怒之色。

  “莫非萧相以为,父皇不可欺,孤便是可欺的?!!”

  “又或吾汉家之国本,非民耕农、水利事,而乃帝陵筑建事!!!”

  冷不丁两声轻呵,就见刘盈猛的一拂袖,从座位上直起身,面上神情分明在告诉萧何:这事儿,要是不给孤个交代,孤,就给你一个交代!

  刘盈这番突如其来的强势,显然有些出乎了萧何的预料。

  ——汉之国本,究竟是农耕、水利,还是帝陵?

  从客观角度来说,这两个说法,其实都对。

  因为自国祚鼎立,天子刘邦坐上那至尊之位时起,汉之国本,就有这么两种说法。

  一曰:农为本,商为末。

  二曰:关中为本,关东为末。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无论是有关水利的事,还是关系到帝陵的事,其实都是‘国本’。

  水利自是不用多说,一句‘农者,国之大事;水利者,农之大事’,便足以道明。

  而帝陵的建造,如果放在后世的那些时代,自然是理论上的‘天下头等大事’,实际上的面子工程。

  但在以帝陵配合着陵邑制度,从关东地方噶韭菜般,将地方豪杰强制迁入关中,以达到‘强本弱末’之目的,从而达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汉室,即便是在现实意义上来说,帝陵的建造,也同样是关乎社稷安稳的头等大事!

  在后世,为何总会有‘历朝历代皆有世家,唯西汉无’的说法?

  ——就是因为西汉帝王凭借一个陵邑制度,孜孜不倦的将地方豪强,在其刚出现世家雏形的时候迁入关中,以天子之威亲自镇压!

  那西汉的落寞,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此事在后世,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说外戚擅权,有说后宫干政,有说奸宦乱国,还有人,将这口锅扣在了儒家的头上。

  但归根结底,西汉王朝的根基真正被动摇,并不可逆转的狂奔向灭亡,恰恰是由于史册之上,相当不起眼的一行小字。

  ——永光四年,元帝奭筹建寿陵,废陵邑制!

  而这个以‘徒废钱粮,不合孔儒之道’为由,一举废黜陵邑制度的汉元帝刘奭,便是汉中宗孝宣皇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