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番外:人物解析——吕氏外戚(下)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番外:人物解析——吕氏外戚(下)

  讲完吕泽,这个吕氏外戚前期代表性人物之后,接下来,便是吕氏外戚后期的实际掌控人:高后吕雉。

  须得一提的是,吕氏外戚一族,是由一代太公吕文,以及二代共五个子女组成。

  吕氏外戚二代子女五人分别为: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三女吕长驹,四女吕雉,五女吕媭。

  而按照战国、秦汉之时,嫡系取单字名、庶系取双字名的惯例,以及这五人后续的表现,也能大概推断出:吕泽、吕雉、吕媭三人,当为太公嫡子、嫡女,吕释之、吕长驹二人则为庶子庶女。

  当然,这一点也不单单是从‘名字是单字还是双字’来判断,也从历史上,这三人的存在感,做出的事,表现出来的手腕来判断。

  吕泽自不必再多赘述,吕雉、吕媭姐妹二人,则无一不体现出了相当高水平的政治手段,以及大局观。

  吕媭嫁给舞阳侯樊哙,最终差点使刘邦‘临时点杀’樊哙这一点,也能看出在樊哙立场愈发偏向吕氏的过程中,妻子吕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而高后吕雉,更是在开国皇帝刘邦的强压下,硬保下了太子刘盈的储位,为吕氏外戚日后的高光时刻,保留了至关重要的种子。

  反观吕释之、吕长驹二人,则皆存在感稍缺。

  在史料记载之上,吕长驹留下的唯一一处记载,便是其子吕平被吕后封为扶柳侯。

  从扶柳侯吕平随母姓这一点,可以推断出吕长驹的丈夫,应当是召赘而来的赘婿;在秦汉‘上门女婿犯法’的法律背景下,吕长驹的丈夫应当是死在了秦王朝的基建大业之上——没准正是死在了秦长城脚下。

  至于吕释之,则稍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即便是庶子,但在长兄吕泽战死后,作为吕氏第二代仅剩的男丁,吕释之本该挑起吕氏的大梁,再配合着皇后妹妹吕雉,熬到刘邦驾崩的那一天。

  但奇怪的是:从吕泽死去的那一刻,甚至是从吕泽离开长安,离开朝堂政治中心的那一刻起,成为吕氏话事人的,似乎都一直是吕雉。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吕雉皇后的身份?

  亦或是吕释之真的很草包,草包到吕氏一族听从一名女性的指挥,都不愿意以吕释之为主心骨的地步?

  从史料记载上,我们可以发现:吕释之被封为彻侯,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恩封,而是在刘邦抗秦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武勋。

  虽然和哥哥吕泽,以及周勃、樊哙这样的名将没法比,但应该也是勉强说得过去。

  至于后来的楚汉争霸时期,吕释之则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在丰沛担负起了吕太公吕文、刘太公刘煓的护卫工作。

  再从吕释之能培养出吕禄这样的儿子,我们也不难看出:吕氏次子吕释之,或许在当时那个将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